氍毹
拼音:qú shū
氍毹詞語分解
氍毹的簡單解釋
[woollen blanket] 毛織的布或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紅氍毹”常借指舞台
廳正面屏開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錦繡桌幃,妝花椅甸。——《金瓶梅詞話》
詳細解釋
(1).一種毛織或毛與其他材料混織的毯子。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簾幕等。《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隴西行》:“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三輔黃圖·未央宮》:“溫室以椒塗壁,被之文繡……規地以 罽賓 氍毹。”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燈節》:“樓設氍毹簾幕,為宴飲地。”
(2).舊時演劇用紅氍毹鋪地,因用以為歌舞場、舞台的代稱。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劉暉吉女戲》:“十數人手攜一燈,忽隱忽現,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 唐明皇 見之,亦必目睜口開,謂氍毹場中那得如許光怪耶!”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聲容·鞋襪》:“使登歌舞之氍毹,則為走盤之珠。” 徐遲 《牡丹》:“﹝ 董瑤階 ﹞到了紅氍毹上,聲嗓清脆,姿容秀麗,身輕如葉,舉步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