氂牛

拼音:máo niú

氂牛怎么寫好看

氂牛怎么寫好看

氂牛的解釋

[yak] 產於西藏的一種大型的野牛或家畜牛;在其背部有短而光滑的毛,在其胸部、體側、四肢和尾部則有長而捲曲的毛。野牛的毛色黑褐,肩高可達2米,體重可達600公斤

詳細解釋

反芻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脅等部密生長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岭間善馱運。毛可制披衣、帳篷和繩索,絨可制氈。原產 亞洲 中部山地。是我國 青藏高原 地區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為旌旄,後又以為帽纓。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詩:“氂牛互市番氓出, 宛 馬臨關 漢 使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氂牛》:“氂牛出 甘肅 臨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山海經》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生毛。’即此也。” 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氂牛, 內蒙駱駝,早像春風一般巡視過高原和沙漠。”


犛牛:野牛。形狀毛尾全同氂牛,但比氂牛大。一說即氂牛。《山海經·中山經》:“東北百里,曰 荊山 ……其中多犛牛。” 郭璞 註:“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宴大賓客,必驅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氂牛。氂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諸州貢之。”參見“ 氂牛 ”。


氂牛:即氂牛。體矮身健,毛長,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飼。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漢書·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 顏師古 註:“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 唐 杜甫 《錦樹行》:“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跛足隨氂牛。”

詞語分解

  • 氂的解釋 氂 á 〔氂牛〕一種牛,全身有長毛,腿短。中國青藏高原地區出產,當地人民用來拉犁和馱運貨物。肉和乳都可食用。 筆畫數:; 部首:牜; 筆順編號:
  • 牛的解釋 牛 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黃。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