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
拼音:liù hé
六和詞語分解
六和的簡單解釋
(1).謂以滑、甘調製酸、苦、辛、鹹四種滋味。《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 鄭玄 註:“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皆有滑、甘,是謂六和。” 孔穎達 疏:“以四時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為六也,是為六和也。”按 鄭 注系據《周禮·天官·食醫》經文。後用以指多種美味。 南朝 梁 沉約 《需雅》之二:“五味九變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語。謂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黃庭堅 《仰山簡和尚真贊》:“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六和的相關詞語
- 六十花甲子的解釋 將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可得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個不同的名稱,因是錯綜組合,故...
- 六帖的解釋 唐 科舉考試,進士、明經科都有帖經試。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過帖經考試,故稱“六帖...
- 六學的解釋 (1).指六藝或六經。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六學皆大,而各有所...
- 六翮的解釋 (1).謂鳥類雙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鳥的兩翼。《戰國策·楚策四》:“奮其六翮而凌...
- 六耳的解釋 謂第三者。《西遊記》第二回:“ 悟空 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弟子一人。’”參見“...
- 六禮的解釋 (1).謂古代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和鄉射禮、相見禮。《禮記·王制》...
- 六和的解釋 (1).謂以滑、甘調製酸、苦、辛、鹹四種滋味。《禮記·禮運》:“五味、六和、十...
- 六朝文的解釋 指 晉 、 宋 、 齊 、 梁 、 陳 、 隋 六朝文體。這個時期文章專尚駢儷,...
- 六蓺的解釋 見“ 六藝 ”。
- 六銖衣的解釋 (1).佛經稱 忉利天 衣重六銖,謂其輕而薄。見《長阿含經·世紀經·忉利天品...
- 六蕃的解釋 唐 時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總稱。 唐 王建 《元日早朝》詩:“六蕃陪位次,衣服各異...
- 六國的解釋 [six states] 指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