匭函
拼音:guǐ hán匭函的解釋
(1).朝廷接受臣民投書的匣子。始置於 唐 。 唐 韓愈 《贈唐衢》詩:“當今天子急賢良,匭函朝出開 明光 。” 唐 元稹 《獻事表》:“凡今之人,以諫鼓匭函為虛器,謂拾遺補闕為冗員。” 宋 歐陽修 《南省策試第五道》:“立肺石以達窮民,設匭函以開言路。”《資治通鑑·後漢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主以 張業 、 王處回 執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後改為獻納函。”
(2).亦稱上呈朝廷的書信、奏章。 宋 岳珂 《籲天辯誣通敘》:“朝上匭函,暮拘矢狴,風旨之下,凌虐可知。” 宋 葉適 《劉子怡墓志銘》:“甲申大旱,草根木實俱盡。君亟入匭函,乞發常平,賣度僧牒,轉糴他州,詞甚哀痛,上大驚。”參見“ 匭院 ”。
詞語分解
![匭函的意思_匭函的解釋_國語詞典](/img/6/dd4/n5Gcu4WdsdmbpB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匭函的意思_匭函的解釋_國語詞典](/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匭函的意思_匭函的解釋_國語詞典](/img/c/93a/cmbw5yb1NWdpp2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匭函的意思_匭函的解釋_國語詞典](/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