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諭
拼音:fěng yù
諷諭詞語分解
諷諭的含義
亦作“ 諷喻 ”。用委婉的言語進行勸說。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三國志·吳志·闞澤傳》:“ 澤 欲諷喻以明治亂,因對 賈誼 《過秦論》最善, 權 覽讀焉。” 明 劉基 《送張山長序》:“余觀詩人之有作也,大抵主於諷諭。蓋欲使聞者有所感動而以興其懿德,非徒為誦美也。” 沙汀 《困獸記》十二:“‘正像醃過的菜樣!’他忽然記起 牛祚 的諷喻,於是深長的嘆息了。”
諷諭的相關詞語
- 諷傳的解釋 謂背誦記取。 唐 柳宗元 《先太夫人河東縣太君歸祔志》:“某始四歲,居京城西田...
- 諷諫的解釋 [give advance to one's superior;remonstr...
- 諷呪的解釋 誦念經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
- 諷職的解釋 諫官之職。《南齊書·崔祖思傳》:“ 漢 徵 貢禹 為諫大夫,矢言先策, 夏侯勝...
- 諷勵的解釋 見“ 諷厲 ”。
- 諷諭的解釋 亦作“ 諷喻 ”。用委婉的言語進行勸說。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
- 諷世的解釋 諷喻世人。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周作人 自壽詩,誠有諷世之意,然此...
- 諷説的解釋 猶傳說;道聽途說。《莊子·外物》:“已而後世輇才諷説之徒,皆驚而相告也。”
- 諷託的解釋 諷喻寄託。《新唐書·劉禹錫傳》:“ 禹錫 久落魄,鬱鬱不自聊,其吐辭多諷託幽遠...
- 諷唄的解釋 誦念佛經。《新唐書·王縉傳》:“禁中祀佛,諷唄齋薰,號‘內道場’。” 清 陳...
- 諷念的解釋 背誦。《西遊記》第八十回:“卻説 三藏 坐在林中,明心見性,諷念那《摩訶般若波羅...
- 諷詔的解釋 諷喻告誡。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