朏朒

拼音:fěi nǜ

朏朒的解釋

(1).農曆月初時的月相。《宋史·律曆志七》:“所謂古歷平朔之日,月或朝覿東方,夕見西方,則史官謂之朏朒。”

(2).指月的盈虧。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空花誰開落,明月自朏朒。”

詞語分解

  • 朏的解釋 朏 ě 新月開始生明發光,亦用於農曆每月初三日的代稱。 天將明:“漸朏微明光八表。” 朏 ū 髖,胯骨。 臀。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朒的解釋 朒 ǜ 農曆月初月亮出現在東方:“朒朓警闕,朏魄示沖。” 虧缺;不足:盈朒。 朒 ǎ 〔朒朒〕方言,(幼兒語)肉,如“吃朒朒”。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