璫琅
拼音:dāng láng
璫琅詞語分解
璫琅的釋義
[tang] 見“鐺鐺”
璫琅造句
亦作“ 璫瑯 ”。象聲詞。形容器物碰擊所發出的清亮之聲。 唐 盧仝 《月蝕詩》:“ 蚩尤 簸旗弄旬朔,始搥天鼓鳴璫琅。”《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冉貴 卻裝了一條雜貨擔兒,手執著一玲瓏璫瑯的東西,叫做驚閨,一路搖著,徑奔 二郎神 廟中來。”
見“ 璫琅 ”。
璫琅的相關詞語
- 璫珠的解釋 上品珠。 南朝 宋 沉懷遠 《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為...
- 璫豎的解釋 對宦官的蔑稱。 清 馮桂芬 《明徵士劉孝惠先生像題詞》:“讀《明史》至 天 ...
- 璫珥的解釋 玉制的耳飾。泛指珠寶。《宋書·良吏傳·陸徽》:“歷宰金山,家無寶鏤之飾;連組...
- 璫環的解釋 指宮殿檐下椽頭的飾物,以金玉製成環狀。 元 同恕 《次耶律左丞元日早朝韻》:“...
- 璫琅的解釋 [tang] 見“鐺鐺”
- 璫璫的解釋 象聲詞。金屬、玉器等物相擊的聲音。 唐 溫庭筠 《張靜婉採蓮曲》:“麒麟公子朝...
- 璫子的解釋 對太監或太監義子的貶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閹兒璫子,閹兒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