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溫州

溫州

①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新州置,治所在梁寧郡角陵縣 (今湖北京山縣)。《元和志》 卷21郢州: “後魏廢帝二年改為溫州,因溫水為名也。” 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 (621) 復置,貞觀十七年(643) 廢。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沙河縣 (今河北沙河市北沙河城鎮一里)。轄境相當今河北沙河市地。四年 (621) 廢。

③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 分括州置,治所在永嘉縣 (今浙江溫州市)。《寰宇記》 卷99溫州: “以溫嶠嶺為名。” 轄境當今浙江溫州市,永嘉、樂清二縣,飛雲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天寶元年 (742) 更名永嘉郡,乾元元年 (758) 復為溫州。南宋鹹淳元年(1265) 因度宗趙禥潛邸升為瑞安府。地當東南沿海,宋、元時嘗置市舶司於此。

④五代南漢置,治所即今廣西靖西縣東南湖潤鎮。後廢。


(1)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新州置,“因溫水為名也”(《元和郡縣志》)。治角陵(隋改名京山,即今京山縣)。轄境約當今湖北省京山縣一帶。隋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貞觀十七年(643年)廢。(2)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沙河縣(今沙河市沙河鎮東)。轄境相當今河北省沙河市北沙河城。四年廢。(3)唐上元二年(675年)析括州置,以其地“恆燠少寒”得名;一說以在溫嶠嶺(今溫嶺市西)南得名。轄境相當今浙江省溫州、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成、泰順、洞頭、蒼南、玉環等市縣地。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溫州。屬江南東道。北宋屬兩浙路,南宋屬兩浙東路。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以度宗趙禥潛邸升為瑞安府。

溫州字典分解

溫的解釋 溫 wēn 不冷不熱:溫帶。保溫。降溫。溫泉。溫和。溫床。 性情柔和:溫柔。溫存(撫慰體貼)。溫情。溫順。溫靜。溫良。溫文爾雅。 稍微加熱:把酒溫一下。 複習: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順便了解:溫挺【歷史人物】

彥博子,娶千金公主,官至延州刺史。(參見《新唐書》)

溫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