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歸來

魂兮歸來

沒有核的果實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米粒的稻穗總是揚著無知的頭顱。那么失卻了魂魄的人呢?

在這個傳媒眾聲喧譁的年代,在這個文化、偽文化魚目混珠的年代,我們是否已被繁迷了眼,丟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與日更新;上則為星辰,下則為德性。但是在今天,當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長的朵朵浮雲時(郭敬明),誰還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當“簡單”的《老鼠愛大米》唱紅大江南北時,誰還會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黃的感動

當下的文化生活常流於簡單、幼稚。無可否認,青春文學確實能帶來夢幻般的感動,通俗歌曲也不失為茶餘飯後的消遣,但倘若這一切成為文化的主流,當一個人沉浸於其中難以自拔時,很難想像他能直面現實,讓心智與身體共同成長

當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囂。每天,大量的娛樂新聞讓人們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緋聞瑣事,各類“速讀名著”“小故事裡的大智慧”常駐暢銷列。以至於有人不無憂心地說,當綠蒂主動投懷送抱時,維特還有什麼煩惱

一個人可以忍受物質生活的貧困,卻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貴。類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暫時的聲色之娛,還有什麼能留駐心田,在心湖裡迴蕩幾許波紋的呢?

個體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遺憾,但當其成為整體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國舊有的三綱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我們,是否也成為了迷惘的一代?

魂兮,歸來。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並未完全流失。當年輕志願者馬驊在梅里山間失去生命時,便將詩人的理想主義帶到了那裡,成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標桿。當崑曲在大學校園引起轟動時,不由讓人相信,傳統的文化經典對於麥當勞下長大的年輕人們仍有著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個人僅僅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擁有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

對於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許並不在遠處,而在被重重偽文化掩蓋的內心深處。

 

魂兮歸來_魂兮歸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