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延安的孩子們》
當我們肆無忌憚的懶洋洋地讀書時,我們如此的表現,令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篇文章――《延安的孩子們》。文章中的孩子們是多么的渴望書籍啊!可是,我們現在呢?這讓我感到慚愧、內疚……
當我讀到一些烈士子女上不了學,有的甚至成了乞丐、流浪兒!他們來到延安,看到別的孩子進學校讀書,只能眼巴巴地羨慕他們時。我不禁有了感想:如今我們上學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啊,可是我們卻完全被家長、老師逼著學的,當時的孩子是對學校可望而不可及!他們與我們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我也感到很羞愧……
“他們看見書,就像一群飢餓的孩子聞到香噴噴的飯菜,饞極了,恨不得一口吞進肚中。”這一句讓我感慨萬分:聽聽我們上課時懶洋洋的讀書聲!男孩兒沒有男孩兒的陽剛之氣!女孩兒沒有女孩兒的委婉之氣。像一群和尚、尼姑在念經……尤其是何旭,像個小老頭兒似的,還故意“陰陽怪氣”地念著:“機關單位――為孩子們!――捐贈了――100多本書――但還是――滿足不了酷愛讀書的孩子們的渴求!”我一聽就知道何旭是俺的“偶像”――“嘔吐的對象”!這樣的讀書聲怎能表現出對學習生活的“愛”!怎能表現出對極度渴望成為祖國棟樑之材的迫切心情?這樣的讀書聲完全像些沒出息的“混混”!
因為這樣,我才更加敬佩以前那些少年兒童了,因為在第4自然段寫到了: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己動手從報紙上剪下適合自己讀的好文,經過編輯貼在本子上,然後由美術老師和同學自己畫上封面,做成一本本“可愛”的“書籍”!
――多么使人讚嘆的學習精神!多么讓人驚訝的自覺性!多么讓人敬仰的高尚品質!這正是現代的青少年極度缺乏的精神――不畏困難、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與超凡的自覺性!
我們這些現代追求時尚的青少年就是缺乏這種精神!如果有了這種精神,我們的祖國將又多一批會有非凡作為的棟樑之材!因此,我從現在起立下誓,今生一定要刻苦學習,長大成為有作為的人!同時,這篇文章也將會是我“學習的海洋里的一盞航燈,讓我努力地把握學習的小舟――努力的向前方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