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出門帶本書

出門帶本,是讀書人的癖好,還是讀書人的瀟灑?

人在旅途上,尤其是奔波在遙遙無期的他鄉異地,寂寞總是難免的。為了排遣這種孤寂,有人踟躕在人頭攢動的商場夜市,有人出入於彩燈迷離的舞池酒吧,還有人乾脆消磨在眼繚亂的電視螢幕前。而那些多年養成讀書癖好的讀書人,卻大異其趣,往往是悄悄打開鼓鼓囊囊的旅行包,掏出一本自己心愛的書刊,就著檯燈游弋在文字迷宮中而陶然自樂,忘乎所以。

在我人生奔波的旅程中,難忘那次去到一個小山村的夜晚。那天,翻山越嶺來到那個深藏在重巒疊嶂中的小山村時,天色已暮,三五幢木瓦屋依山臨溪而築,四周不是遮天蔽目的林莽,就是高聳入雲的危崖峭壁。我忽然覺得自己好像遺世獨立了,心空落落的。當晚,躺在霉味刺鼻的床鋪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窗外的蟲啾泉咽聲聲入耳。我品嘗到了“愁人知夜長”的滋味,輾轉反側之中,想起挎包里攜帶的一本《中國歷代詩歌名篇鑑賞》,興從中來,立即翻身而起,點亮小小煤油燈,伴著窗前的幽鳴默默誦讀開,不覺東方之既白。夾著書本,走出木屋,林野的風光恰似一幅畫從眼前流過,心頭盪起一種難以言狀的歡悅。是的,是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是那些意境深遠的詩句,伴我度過了一個孤寂難熬的深山之夜。而對書本,我心生感激。

也許,這種經歷和體悟對於常出遠門的讀書人來說並不陌生。早在春秋大動盪時代的孔夫子,在他周遊列國的途中,不是仍抱著沉甸甸的竹簡,“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漢代會稽太守朱買臣,在他出仕前,經常靠砍柴為生。每日挑著柴擔回來,他總是一邊走路一邊誦書,謳歌道中,念念有聲,樂乎其中。縱觀歷史,哪一個稍有成就的人物不是沉溺於書籍,而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不可一日無此君”,出門帶書,完全是出自讀書人的需要。

不過,對讀書人來說,出門該怎么帶書有時確是頗費心思。也許,一般旅人隨便帶本花花綠綠雜誌或武俠小說之類就行了,他們帶書的目的純粹為了消愁解悶。而讀書人出門帶書,除了精神慰藉之外,還想借旅途之中讀點平日喜愛而又無法靜心細讀的經典、專著。甚至還想利用出差機會,邊讀書邊做點心得筆記。因此,每次出遠門總是挑來挑去,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下,結果小小旅行包讓書刊填去一大半。記得那年初夏去登天下奇險的華山,倉促之中把一大摞的書也背上了。攀援千尺幢、蒼龍嶺、擦耳崖時,手抓冰冷的鐵索,身上沉甸甸的行囊,差點出事。至此才體會到出門帶書樂中也有累。從那以後,懂得出門帶書精選的重要。地圖旅遊冊之類大可不必,厚厚的專集暫時且放在書桌上,一般雜誌也可割愛。看出門時間長短,攜帶一兩本新到的選刊,或新購的選集,足夠十天半月瀏覽或精讀就行了。於是,諸如《隨筆》《書摘》《讀者》《散文選刊》就成了我出門隨身攜帶的理想書刊。

出門帶本書,其樂無窮。書本就是讀書人的終生伴侶和精神食糧。陸游詩云:“人生有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其實書癖何需醫?開卷有益,多讀書,有知識智慧開啟我們的心靈,幫助我們了解事理,洞察人生,總比整天沉溺於麻將城,醉生夢死於歌場酒池好些吧?古人說讀書可以“四當”:飢讀之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人跋涉在萬水千山,漂泊在茫茫旅途上,能有好書相依為命,應該說是一種幸福,一個明智之舉。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2 20:10:50
出門帶本書_出門帶本書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