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鏡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昏鏡詞》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制鏡的工匠在店鋪擺了十面銅鏡出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光亮,其餘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問:“為什麼鏡子的昏明如此懸殊?”工匠解釋說:“並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鏡子磨製得一樣光亮,主要是買鏡子的人中十個有九個喜歡‘昏鏡’而不喜歡明鏡。因為清晰光亮的鏡子能照見任何細小的瑕疵,大多數人用這樣的鏡子會感到不自在;而‘昏鏡’雖然模糊不清但能隱藏不足,使人心情舒暢。”
人如果想要正衣冠,首先要站到鏡子前面。鏡子是公正的,它能如實地映照出一個人原本的形象,照出的不僅有優點和成績,也有缺點和問題。古人照鏡以修身正己,看到自己平時忽視的問題,是非得失,善惡美醜。無疑,劉禹錫說的鏡子不僅是照一個人的外表儀容;它照的更是心靈深處,是精神面貌。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們喜歡照什麼鏡?又要怎樣照鏡子?
照鏡子典故源於“太宗三鑒”,李世民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明君,就與他敢照鏡子,常照鏡子,善於從照鏡子中發現問題密不可分。他曾把進諫的諍臣魏徵批評他的一篇奏章寫到屏風上,當“鏡子”,隨時對照。當魏徵病逝後,他很是難過地流著淚說:“今魏徵沒,朕亡一鏡矣!”可見從“照鏡子”中查找問題,進行自我檢討,自我批評,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與進步的保證。
鏡子儘管可以去污漬,正衣冠,卻無法映照出人心靈的扭曲,要探知和判斷自我的思想行為如何、是否符合規範和準則的要求,僅僅通過對照普通的鏡子是無法辦到的,而是需要對照內心反思之鏡,讓身上的污漬塵垢、讓缺點和不足在鏡子面前一一呈現,讓人看到積弊,看到陋習,看到問題所在,從而在照鏡子之後得以清除。尼采十四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題目是《人生》:“人生乃是一面鏡子。在鏡子裡認識自己,我要稱之為頭等大事,哪怕隨後就離開人世!”古代的聖賢也曾教導我們,我們只要擁有一顆謙遜之心、坦誠之心,周圍所有的人和物,就都能成為自己的心靈之鏡,將自己言談舉止的正誤原原本本地映照出來,並能使人保持清醒、少犯錯誤,潔身自好。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或許也能成為一面鏡子,但曲意奉承是一面哈哈鏡,除了彰顯噱頭外,只能博人恥笑,不能把我們的真實情況照出來。這樣的照法,起不到作用,達不到目的,很值得我們深思。
說到底,照鏡子是一件好事,以銅為鏡正衣冠,以人為鏡照短長。心靈之鏡必須時時照,天天照,月月照,年年照,這樣才能永遠保持乾乾淨淨、清清爽爽。我們每個黨員幹部都應主動、自覺、認真地照這面鏡子,使“光線”照進靈魂深處,看看自己究竟能力夠不夠、思想正不正、作風好不好、工作實不實、為官清不清,是否還存在差距,存在多少差距,真正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知不足然後奮進,從而進一步提升精神境界,樹立起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形象。
來源:福州日報 2015-10-22 1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