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江湖又任性——讀村上春樹小說《襲擊麵包店》
作者:劉英傑 (字數:1100字作文)
馮唐在多年之後翻看十七歲時的塗鴉作品《歡喜》時,應該是驚喜多於汗顏,儘管想重新修改,卻怎么也修不出枝杈相連、生龍活虎的氣象,索性按下不提,直接全文發表。村上春樹的新作《襲擊麵包店》的故事和緣起也都是作者久遠的記憶,這部小說分為《襲擊麵包店》和《再襲麵包店》兩個部分,《襲擊麵包店》是村上春樹三十年前的舊作,可能是一個年輕作家某個無聊又生動的下午想像力的一次冒險。在作者再次翻看這篇舊作之時,其中況味應無人能解,想來他也是想對這篇“並不成熟”的作品進行一次浴火重生的改寫,卻在多次下筆之後對故事進行了一次續編——《再襲麵包店》。
儘管是骨頭相連的兩部作品,儘管還是同一個村上春樹,但三十年的時光打磨及心性修煉已完全不同。從文字上便可以看出,《襲擊麵包店》與《再襲麵包店》是兩個明顯不同的故事核心,一個意氣縱橫,汪洋恣肆,續篇卻是一次無心的突圍與嘗試。兩者在小說中跨越了十年,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卻跨越了三十年,一個是豁得出未來,一個是豁得出過去,兩種完全不同的“任性”卻表達了同樣的掙扎與人性思考。
小說主人公在十年前襲擊麵包店中是中無畏的真實,是飢餓的滋味和對生活的冒險共同逐生出襲擊麵包店這樣荒唐離奇的青春故事。這裡面有村上春樹早期小說游移不定的現實夢境與氤氳不明的迷濛追求,散發出村上春樹作品中共同的特質與氛圍。然而,十年之後,狂想與生理渴望逐步淡去,曾與夥伴一起襲擊過麵包店的青年,找到了像樣的工作、結婚成家,然而又遭遇當初那種神秘飢餓感的襲擾,與妻子一起踏上再襲麵包店之路。聯繫前後兩篇故事的“神秘飢餓感”,作者並未直接給出答案,但卻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成家立業,稍有成就的青年之所以能夠被飢餓感所蠱惑,則源於生活中真實的無畏,源於對生活本源的探索和人性掙扎。這樣的主題在近年來村上春樹的創作中多有展現,在上一部作品《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中,也是同樣的設定和殊途同歸的故事核心。儘管《襲擊麵包店》在故事上也延續了這種“巡禮”與“探秘”般的故事設定,卻將一個作者多年前的舊作加以續編,強烈的對抗及故事張力使得小說具有了迥異的生命力。
正因為作者對創作時空和故事時空的雙重對抗整合,使得讀者對文中一直揮之不去的“神秘飢餓感”印象深刻。神秘的“飢餓感”來源於想像力的不足所產生的巨大空虛與空白,能夠填補這種空虛與空白的方式便是冒險。但冒險並非犯罪,作者也並未以對抗生活的方式填補人性的掙扎,“襲擊麵包店”從而變成一個荒唐又現實的“超酷”想法。所以,對比“襲擊麵包店”的題中之意,“襲擊”之後在麵包店內發生的情節更加耐人尋味,也更有莫可名狀又發人深省的寓言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村上春樹的這部作品又與德國著名畫家卡特·曼施克傾情合作,在書中,插畫以墨綠和玫瑰金專色印刷,更添奇異氛圍,展示出人對飢餓的掙扎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