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本該是用來“虛度”的
作者:李興海 (字數:1000字作文)
童年本該是用來虛度的這個觀點,曾在無數場合遭到中國父母的反擊。
2歲會寫字,3歲背古詩,4歲珠心算,5歲彈鋼琴,6歲說英文,7歲登台面……這個時代,這些已經不足為奇。
在上海教寫作的那段時間,是我最為困惑的時候——我從未聽過哪個孩子沒有上過培訓班。那些只參加兩三個培訓班的孩子,不是家庭條件不允許就是自身能力確實有限;參加五六個培訓班的,只能算是正常待遇;稍微勤奮點的,起碼都得上七個培訓班。
他們完全顛覆了我的童年記憶。甚至,我一度埋怨我的母親,因為沒有逼迫孩子勤奮的意識,以至於讓我輸在了起跑線上。
再後來,與孩子們相處得久了,越發覺得於心不忍。他們背著偌大的書包,奔波在各種興趣班和提高班之間,完全沒有對世界的好奇。而在我看來,童年裡最寶貴的,就是這份對萬事萬物都不能放下的好奇。
有無數家長反駁過我的觀點,說孩子如果現在不努力,以後就會被時代的大潮所拋棄,別說自強,就連自立都會非常艱難。還有的家長直接不屑跟我講道理,說我是在誤人子弟,等我有了孩子,我才能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
今天,我已為人父,但我的觀點,依舊沒變。我的孩子既不用去讀什麼唐詩宋詞,更不用去學習什麼鋼琴古箏,他所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和對萬事萬物的好奇。
初來人世,一切動靜對於他來說,都是新鮮的。
他會看天,會爬樹,會拔一絲草尖聞聞味道,也會對著一群螞蟻發獃一下午。我會教他給各種動物餵食,告訴他不同的動物喜歡的食物也不同;會教他平和地與狗狗相處,並讓他和剛認識的狗狗瘋玩一早上;會帶他上山認識一些花和一些樹,然後下河撈幾條魚——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滿足他對世界的好奇心而已。
有很多人說,你帶孩子的方式有問題,你的虛度,會讓他和別人相差甚遠。比如,你帶他去種一棵果樹,然後教他如何澆水施肥,並等待四季檢閱,碩果纍纍——孩子是高興了,可他以後又不是要當農民去種地,有什麼用呢?
是的,確實沒用。他終會長大,終要匯入時代的潮流,去勤奮努力,去經歷中考和高考,去用成績證明自己學習的水平,繼而創造來世一遭的價值。
但不管是唐詩宋詞還是鋼琴英文,一切的一切,他都可以在後來的時間裡,慢慢平衡,慢慢補救,唯有童年的時光和好奇,是任何方式都不能補償的。
他也許會忘記昨天刻苦背下的單詞,會忘記莫扎特寫
下的曲譜,甚至會不記得李白和杜甫是誰,但他一定不會忘記初次和動物溫情擁抱的欣喜。這份欣喜,不會讓他獲得掌聲和“神童”的稱讚,但他卻會因此尊重生命,且熱愛自然。
在我看來,為孩子打開這扇心靈之門,比彈一百首曲子、背一百首古詩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