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東橋看杜鵑

這些年,人們驀然發現,東橋杜鵑太美了。於是,一到暮春初夏,看花的人便結伴出行,直奔東橋。

一到東橋,一片動人心魄的紅色即撲入眼帘。杜鵑花滿山遍野地綻放,一團團,一簇簇,開得熱烈絢麗,如火如荼。花雖然不大,但成堆抱團,密密匝匝,爭相怒放,演繹出花的王國中最為動人的一幕。無怪乎,杜鵑花被人們冠以“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稱。

這裡的杜鵑是我們南方常見的一個品種,叫映山紅,適宜生長在海拔1400米左右的地方,灌木叢生,高几十厘米到一米多。葉互生,花小約兩三厘米長,呈喇叭狀,紅色,可食。兒時常採花去蕊生吃,味酸甜。後翻看資料知,杜鵑花性甘、平、清香,在醫學上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但白色與黃色的杜鵑花含毒性,不能隨便食用。在雲南香格里拉游屬都湖、碧塔海時,見水邊長著很多杜鵑,導遊介紹說,花開季節,湖中常可見到翻白肚的魚類,它們多是吃了杜鵑花而暫時“醉死”的。

關於杜鵑花的傳說,版本較多。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古代蜀國,土地肥沃,物產豐盛,人們豐衣足食後慢慢地懶惰起來,醉生夢死,嫖賭逍遙,把播種的時間都忘記了。蜀國的皇帝杜宇,是一個非常負責而且勤勉的君王,很愛他的百姓。為了不誤農時,每到春播時節,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把握春光。可是,如此一來,反而使人們養成了習慣,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終於,杜宇積勞成疾,告別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對百姓還是難以忘懷,於是化為一隻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出聲聲的啼叫“快快布穀,快快布穀”,直叫得嘴裡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得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鮮花

杜宇變杜鵑,這個悽美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對農耕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讓杜鵑成為悲情的象徵。千百年來,文人騷客都在詩文中將杜鵑作為寄情的載體,傳遞他們的悲涼思緒與情感。“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寄託了思友和感別的意緒;“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於《琵琶行》表達的則是貶謫的悽苦與懷才不遇的感傷;李商隱的《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抒寫著對亡妻的深情悼念……

儘管杜鵑花在傳說中含有悲情的一面,成為詩人抒發個人情感的載體,但杜鵑花那種奔放與耀眼的火紅,總給人吉祥、喜氣、熱烈與激情的印象,因此,杜鵑花被象徵為革命。在影片《閃閃的紅星》中,一段插曲《映山紅》,深受大家喜愛,唱遍全國。“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那深情的歌聲,男女老少,耳熟能詳。

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除必要的勞作外,多了休閒的餘暇,於是便有了賞花的興致,有了出行的慾念,有了遊玩的企盼,來東橋看花的人也多了。但願東橋看花的人一年更比一年多!

來源:福州日報 2012-06-04 12:23:01
東橋看杜鵑_東橋看杜鵑作文0

翁振華相關文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