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 幸福常駐
昨天我去看望生病的外婆。一進入那黑壓壓的房間,模糊地看到了外婆痛苦地倚在床邊,瘦骨嶙峋的身軀,一時無語、凝噎。放假那愉悅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心情。我轉過身,深呼一口氣,慢慢地走到院子裡。明媚的陽光迫使我眯著眼睛,鄒起眉頭。
驀然回首,“知足常樂”四大金色文字映入我眼帘。我緩緩的轉身,望著嵌在大門石碑上的隸書――知足常樂,我想起了這次話題作文的材料: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裡,一隻在野地里。籠子裡的老虎三餐無憂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們互相羨慕對方的自由和安逸。最後互換了位置,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原因可想而知,一隻因飢餓而死,另一隻因憂鬱而死。也許很多人會笑話這兩隻老虎:明明活得安逸自由,卻不足,硬是覺得別人的糖比自己的甜,結果被對方的糖噎死了。
動物既如此,何況是人呢。
著名作家劉墉對人類的貪婪本性看到了及至:旅客車廂內擁擠不堪,無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塊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位置做就好了;……直到有了臥鋪的人還會想:這臥鋪要是包廂就好了。
有位置的站著,有座位坐著,有臥鋪躺著,這是多么好呀,但人卻總喜歡不停地向上爬,在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一直想著,這多影響心情啊。為何不歡喜著:我有地方站,我有座位坐,我有臥鋪躺?!
小時候,當我已經拿到了一個月餅後,仍不知足地哭鬧著,因為我想再要一個。奶奶會和藹地說:“乖孫女,你哥哥姐姐們有的沒有,有的才只有一半,你都拿了一整塊了,還不知足啊!應該高興了。”
姐姐看到我拿了一塊,她也哭鬧著要一塊完整的月餅,奶奶仍用那和藹的語氣對姐姐說:“讓著妹妹,她還小,你看,哥哥都沒有,你要知足嘍!”
大哥哥吵著要月餅時,奶奶微笑了,說:“我們閩南語有句話:人比人,氣死人。你不要跟著小妹們比,讓著她們。對不起,奶奶這次買少了,下次補償你,再說了,從小到大你吃的月餅比妹妹還多,你前天才吃了。該知足了。”
聽了奶奶的話,我們都知足了,笑了。
“嬌……”外婆的呼喚聲打破了我的回憶,我匆忙回屋。“耐心”地聽著外婆“嘮叨”。現在我覺得外婆的嘮叨是多么的甜,它代表著有一顆關愛我的心在我身邊飄蕩。我握著外婆的手,叮囑著:吃好些。趕快把身子養好。不要太擔心我。:我為外婆還在感到十分幸福。想想別人,也許有的人已聽不到自己外婆的嘮叨。
其實幸福很容易抓住――知足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