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嗎
中國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說明立志的重要性,並鼓勵人們拼搏向前。然而真理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任何事理、名言警句都是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而存在的。那么,是不是“有志”就一定能“事成”呢?
自古以來,闡述“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不勝枚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終於滅吳復國成為一方霸主;諸葛孔明通曉時世將才引來劉備三顧茅廬終成一代名相。這些名人事跡無不教育我們:立志方能有所作為。
有了志向,努力才不會盲目;有了志向,前進就有了動力。
古今中外多少有才能的人,就因為志向不明,最終只能碌碌無為,遺憾終生。在空中飛翔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為何只有萊特兄弟成功?探尋生命的起源是許多人努力的目標,但為何只有達爾文寫出《物種起源》?成敗得失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志!
然而,“立志就能成功”這句話不是絕對成立的。
王安石的遊記名篇《游褒禪山記》中有段文字:“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肯定了有志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事物的外因與內因同時作用並影響事物的發展。
徜若越國父老沒有同仇敵愾上下一心,吳王精明強幹沒有沉迷美色耽誤朝政,勾踐能一舉得勝嗎?徜若漢朝統治天下太平沒有割據混戰,劉備恃才傲物沒有仁德兼備禮賢下士,諸葛亮能聞達於諸侯嗎?
由此可見,“有志”是“事成”的前提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
![“有志者事竟成”嗎_“有志者事竟成”嗎作文](/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精彩推薦:
- “奴性”
- “淺顯”的力量—讀梁文道《常識》有感
- “人類起源“神話的魅力
- “激將法”與“知恥而後勇”
- “六年級”,想說愛你真不容易
- “宅春節”的美好時光
- “爆米花”媽媽的幸福
- “小黑”當媽媽
- “在關愛中成長”春蕾夏令營體驗
- “童話世界”-九寨溝
![“有志者事竟成”嗎_“有志者事竟成”嗎作文](/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