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相”並非“不真人”
中國古代有句話,“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意思是有才華的人往往不顯山不露水,而那些愛表現自己的人卻沒有真本領。事實上是如此嗎?非也!
古時候有個“毛遂自薦”的故事,講的是戰國時代發生在趙國的事。毛遂是平原君的門客。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毛遂自動跟著去。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毫無進展,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答應出兵。救了趙國。此後毛遂便得到了重用。如果他像有些人說的“真人不露相”,而不自薦的話,那誰知道他有超人的才能而讓同行呢?如果他不能去楚國,恐怕平原君也很難搬到救兵,那趙國肯定滅亡,由此可見,適當地表現自己顯示自己才華,是多么重要。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在“知識 * ”的今天,競爭愈加激烈,而表現自己也就愈加重要。你如果毫不表現,即使你是塊“璞玉”也會被人當作石頭。在石頭與璞玉之間,人們當然會選擇璞玉,而這個不露相的“真人”,勢必會被淘汰,成為“懷才不遇”的“世外高人”。而淹沒自己的才幹,一事無成。
我有一位同學的姐姐嘗到了“真人不露相”的苦果。一次,她和她的一位同學去應聘打字員。在考核專業技能時,我同學的姐姐以打字的準確性和速度兩方面的絕對優勢遠遠勝過對手。於是便在經理辦公室門外等候“佳音”。她的那位同學卻逕自找經理搬出自己所有的證書,說雇她等於雇用了一位“全能小姐”。結果,我同學的姐姐落選了,氣得她大哭了一場,可這又怪誰呢?
默默無聞的千里馬啊,你已經不能再沉默了,發出你驚人的嘶叫,向世人證明你“千里”的才能吧!
本文開篇即擺出“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舊觀點,然後大膽地進行“反彈琵琶”——“非也”,接著列舉“毛遂自薦”的故事,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顯示自己才華多么重要,繼而分析,在“知識 * ”的今天仍堅持舊觀點“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造成損失的實例,從反面證明“真人也需露相”的重要性,最後向人們提出希望,要勇於顯示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