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流氓劉邦的優點
品味“鴻門宴”,可管中窺豹而預知楚漢爭霸之結局。沛公劉邦何德何能最終奪得天下?《史記》中鴻門宴一段告訴我們:劉邦大膽、粗中有細、理智、有手腕。是故劉邦終是扭轉敗局,金甌入手。
一:劉邦大膽。當項伯讓劉邦赴鴻門宴時,劉邦很爽快地一聲“喏”便答應下來。他不傻,知道這一去則性命多虞,卻依舊應承下來,並在次日僅攜百騎趕赴有四十萬精兵的鴻門,足見其非膽小怕事之徒。
文中有云:“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這是劉邦在鴻門對張良說的。這說明陪同劉邦赴會的張良並不知近道,進而可知劉邦到鴻門繞得是遠道。
劉邦為什麼知近而繞遠道?
一則說明他並不著急見項羽,至少說沒有被項羽的震怒嚇得屁滾尿流。他不擔心到鴻門晚了惹項羽不開心。二來劉乃項之義兄。近道為山路,去得急了路途顛簸,趕得上氣不接下氣,豈不滅了自己威風長了他人志氣,又使哥哥矮了弟弟幾分?多丟人呀!劉邦老奸巨滑,他不這么乾。其三,劉邦也是為了留條乏人知曉的小道以供逃命。
由此我們可只劉邦膽大心細。
二:劉邦粗中有細。既說他膽大心細,又怎么說是粗中有細呢?哪粗了?
我們瞧瞧,項羽揮師西進,直到鴻門,離沛公只有二十里路。可劉邦卻不知項羽近在咫尺,更不知是來興師問罪的。足見劉邦情報之閉塞。連自己部下出 * ,卻未能覺察,也實在粗心。
三:劉邦理智冷靜。當時楚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者可在關中稱王。關中是秦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富饒繁榮可想而知。劉邦入關後,按理稱王之日指日可待,部下們個個喜笑顏開,但劉並未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理智地接受了客卿張良的分析與建議,決定向項羽賠禮謝罪。
四:其手腕厲害。劉邦原是沛縣一小混混,處世圓滑,曾分文不花上座貴賓席,瞎吹鬍扯。他瞅準項羽的弱點,對項點頭哈腰低聲下氣,並奉上白璧,一下子便把怒火中燒的項羽擺平了。其交際手腕不可謂不厲害。只攜百餘騎赴會,接著僅帶張良一文弱書生進危機四伏的軍帳,劉邦無疑也對自己的交際手段頗為自信。
顯然劉邦適合於做位領導者――他膽大心細、理智,又對交際得心應手。而項羽只適合於做俠骨柔腸的劍客。
突發奇想:讓劉項來今世做個小職員,他們又會如何發展?
想必劉邦往上竄得飛快,而項羽就鬱悶了。想想,劉邦這樣既會送禮又會拍馬交際,處世圓滑的職員,哪個上司會討厭?而項羽這般傲骨不屈,再優秀,上司也要打壓一番:“這小子,恃才傲物,狂妄得緊!”
就此瞎劃幾筆,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