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小論
人多究竟力量大,還是力量小?法國心理學家林格爾曼做了一個“拔河”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人多力量小。
林格爾曼組織一些青年人分別以單獨、兩人、三人直到八人小組的形式拔河,用測力機測量並記錄他們在不同群體下用力的情況,得出的結果是:當他們單個拔河時平均拉力為63公斤,按力的平均疊加計算,兩人相應是126公斤,三人組相應是189公斤,八人組應是504公斤拉力。但實際上測出平均值兩人組為118公斤,比疊加值少8公斤;三人組160公斤,比疊加值少29公斤;八人組256公斤,比疊加值少248公斤。這項實驗證明了群體力量的總數低於單個力量疊加的總和。林格爾曼將它解釋為“責任分散”現象,他說,對某一件事假如一個人在單獨的情況下完成,會做出積極反應,但在群體去完成的情況下,往往有退縮和保留,因為前者獨自承擔責任,後者則期望別人多承擔點責任。內耗現象,實際上就是一種責任分散的結果。
林格爾曼的“責任分散”論,能否用來解釋別的社會現象?我以為,“責任分散”現象在一些人浮於事的單位里,是確實存在的。由於“官多兵少”,職責不明,互相推諉,彼此扯皮,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勁,該做的事不做,該問的事不問,甚至散布流言蜚語,背後拆台,弄得“三個和尚沒水吃”。對於這種現象,研究一下拔河實驗的結果是有益的。我們的對策是精兵簡官,把人浮於事者統統裁去,讓每個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
但是籠統地說人多一定力量小,那也未必。林格爾曼的理論不能解釋另一些社會現象。在抗洪搶險這場驚心動魄的鬥爭中,人少了是不成的。一旦“管涌”出現,需要成千上萬個沙袋、石袋投下去;需要數百人,甚至上千人蜂擁而上。由於事關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人人全力以赴,終於眾志成城、人定勝天。所以問題不一定在於人多,而是看參與其事者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同心,是否協力,做到了這幾條,人多無疑會力量大,而不會彼此抵消。
再以足球場的啦啦隊為例。啦啦隊的隊員,也必須有一個量的聚集,人多才會勢眾,人多吶喊聲才會震天撼地;有時叫喊尚嫌不足,還要擊鼓助威。如果僅有小貓三四隻,那么,這支啦啦隊必定是不成氣候的。而啦啦隊的加油吶喊,又會對賽場內的運動員起激勵作用。
又以反車扒為例:眾人在歹徒面前迫於淫威,不敢上前,這時如有一位勇士挺身而出,大喝一聲,歹徒必然轉身舉出兇器對準他;如果接著第二位勇士又大喝一聲,這無疑是對這一位英雄的莫大支持,歹徒有可能轉向第二人,雖仍如狼如虎,但已色厲內荏,這時周圍旁觀的公眾已壯膽生威;如果又有第三人大喝一聲,歹徒就已不知所向;再有四人五人吶喊,歹徒還能威風么?
在廣大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民眾中進行講正氣的教育,那會產生多大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