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格調
青春,是一個多么有力量的辭彙,是同愛情與生命一樣長久的出現在筆下的話題。
青春對於我來說是一本筆記,生活則是書。當我們把翻書時頭腦中所迸出的一絲靈光記錄在筆記中,這便意味著隨著閱歷的增加,我們不斷改變著對青春的詮釋。
青春,在五六十年代,曾是多么令人心奮的標記。青春的展現必定會韻律著活躍的動感。而隨著社會一步一步的翻新,我們的生活也已是物非人非。當我們80年代站在青春這輛大篷車上時,那份噴射的激情已經蕩然無存。我們脫口而出的不是對未來充滿的希冀和響亮的口號,所有的一切都被一聲聲沉重的嘆息替代。這沉重的嘆息,是那些生活在火紅背景下的人所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想不出任何理由我們是不快樂的。是不幸福的。他們無法體會我們的那份藏在心底的無奈與惆悵。
他們眼中的青春是紅色的,是裝滿希望的大篷車,載著我們駛向遠方。我們的青春是後現代建築物上方天空的顏色,有點微藍,在灰色的幕布上若隱若現。他們的遠方對於我們有了新的感悟,遠方?遠方!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因為渺茫,我們不再做充滿幻想的白日夢,不願再做這些無所謂的掙扎。
他們說我們是頹廢的一代,我們不加以否定。海鳴威早在他的處女作的開篇便預示了:你們是迷茫的一代。
時間是最好的篩子,可以篩去一切沙子。時間一段一段的從身後穿過,發出巨大的聲響。而我們卻對它無能為力。我們改變不了什麼,也不想改變些什麼。面對如梭的流景,千百年來的聖賢都只能對著河流吟頌什麼“逝者如斯夫”。更何況我們這群瘋跑的孩子。時間頭也不回的從眼前消失,流向那不可抵達的遠方。
青春是向前的。當我們隨著時間的潮湧行走,有種滯後的感覺,環視周遭,我們被拋棄。只有上帝還在寵愛著我們。行走於荒蕪,滿山的紅杜鵑。好妖艷,好耀眼,無垠的原野任隨清風撫過耳廓,在每一根青絲間穿行,我歡欣握著滿手的紅色,我想像著它是希望,一低頭卻變成無餘的年華和泛濫的自由。
每當深夜窩居在自己的心靈空間,眼淚便廉價的划過臉頰。素麵留下兩行滑落的軌跡。為什麼我們會有眼淚?我們問自己。原來前世流了幾千年也依然沒有窮盡,所以今世便注定依舊軟弱。
是啊,其實我們都是容易受傷的孩子,我們拖著叛逆的外殼,好重好重。但內心卻是世界上最軟弱,最不堪一擊的。我們不哭泣不代表我們很堅強,那是因為我們不屑用眼淚去索求同情。
PS:河邊的狗尾巴草早烈日下瘋狂的去觸摸太陽的光輝
我們在教室的角落裡任思想瘋狂的游弋
我的青春就這樣草草結束
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