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改變

作者:不詳  (字數:1700字作文)

路透社記者埃瑪·格雷厄姆·哈里森在中國地震災區映秀採訪後,寫了一篇報導,其中寫道:“那些失去了一切財產的人們卻不斷往我手裡塞吃的、喝的。一個為失去了女兒而傷心的老人還不忘吩咐自己的丈夫給我做一碗麵條”,“我狼吞虎咽地吃下麵條,有些不好意思,但在24小時都靠餅乾和生充飢的情況下,這碗麵條讓我充滿感激”。

送給飢餓的人一碗麵條,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平常得很,比之災區那些捨命救人的場景,更不算什麼。但是,這已經讓來自異國的記者感動不已。或許,在很多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國人都是守財吝嗇的?

還有社會各界踴躍捐款、獻血,志願者趕赴災區,等等,在我們看來,幾乎是無需動員的自然而然的動作———濟弱幫困,在中國人的基因庫里從來就不曾缺失。但是,這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驚奇。

真要感謝這次地震的信息開放,通過這樣一個機會,在西方媒體的版面和螢屏上,比較集中地展示了作為整體的中國人的精神:富有同情心,慷慨和愛。

做了25年外交官的吳建民有過一個很深的感受,他發現到過中國的外國人和沒到過中國的差別很大,“到過中國的人很多事情比較融通,沒到過中國的對中國成見比較深。”

當然不可能奢望外國人到過中國才改變對中國的看法,媒體的作用因而巨大。這次地震中國從政府到民間的應對,已經改變了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看法,而通過媒體,也必然會改變許多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美國《時代》周刊22日刊發文章就說,“地震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誠然。

而同樣,在世界和中國的“零距離接觸”中,中國人感受到了世界什麼?

中國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秘魯等國宣布了全國哀悼日。歐洲議會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相關決議,對中國表示同情和慰問。多個國家救援隊的搜救。還有媒體,對中國抗震救災也做了相對客觀的報導,美國馬里蘭大學全球華人事務研究中心主任戴博說:“在中國和在美國的記者,包括社論作者,都認為中國此次對地震的反應挺好,我幾乎沒有看到什麼批評中國政府救災行動的措辭。”“以前一些美國人在看待中國政府的行動時,總帶有一種‘憤世嫉俗’的態度,質疑其動機和用心。而這次,包括持這種態度的人在內,都覺得中國的反應速度、行動和效果很好。”

中國人不難感受到世界傳遞來的溫情。這也同樣會改變許多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而就在一個月前,奧運聖火傳遞在一些國家受到干擾,曾經激發了中國人強烈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情懷。

那次,長期在中國和世界之間遊走的中國駐英大使傅瑩感嘆道: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這堵牆太厚了!而這次,中國和世界都發現:這堵牆還會存在,但是只要雙方付出努力,尊重和實踐人類的基本價值,這堵厚牆會慢慢變薄。

影星莎朗·斯通一句錯話,不但引來了中國網民的抗議,也同樣引來世界其他國家網民的痛罵。因為她的話觸犯了人類最基本的價值:人的生命高於一切。而生命的價值,可以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歷史,超越利益。當中國向世界宣示“人的生命高於一切”的時候,和世界的對話就有了共同語言。

對許多還沒有經歷過像汶川地震這樣巨大的國家災難的年輕人來說,因為信息的透明,這次地震會讓他們有深切的痛感。而經歷災難、記憶災難的人,一定會對別人的援助而銘刻不忘。聖火傳遞被干擾讓我們憤怒,抗災救援又讓我們感懷。世界並不總是冰冷,也並不總是火熱。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複雜和多面,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我們的成長,就是伴隨著這樣複雜的過程。而恰恰是這樣的複雜,讓我們成熟,讓我們理性。

正如“世界猛然發現了一個在危難時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真實中國”一樣,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如何面向世界,認識世界,融入世界?既能堅守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價值底線,又要有包容世界、理性應對的胸懷和智慧,這或許是汶川地震給中國人帶來的另一個“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