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人生的境界
人生是一種境界,要達到他的最高處;只要當你像李白那樣明了失敗只是短暫的,而不是整個人生,昨天在昨夜結束,而明天是嶄新的開始時,你就達到了人生的最高處,達到另一種境界。
佛說,只要你明白他人給你帶來快樂,而真正的快樂是助人為樂時,你就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是一種境界,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位置時,你才能夠站到最高處。
王國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敝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沒有獨上高樓的寂寞,哪來鮮花與掌聲?大凡事業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經歷一段痛苦的寂寞心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別人娛樂我學習,別人休閒我思考,埋身案牘,青衣無眠,方才能站得高、站得遠。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更要活到老、學到老,才不至於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替時代。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最終境界;只有歷經無數個痛苦的無眠之夜,才能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到人生的真諦,這種真諦的獲得需要正義的精神和人生經驗感悟才行,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沒有對尋求的迫切願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沒有千百度的求索,不會有瞬間的感悟。三者詞道破人生之路。
迷惘,執著,頓悟。成功之道無出其右也。
人生境界不同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童年天真無邪。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甚么就是甚么,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迷惘困惑。一番經歷苦難磨礪,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么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一個圓,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綠水長流,循環往復。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裡能夠去與永恆和無限計較呢?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一切回歸本然面目,人也得以脫去原來的經營刻意,瀟灑自在起來。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呢。
寬容亦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膽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另一種寬容、博大的境界。記住“能容天下者才能為天下人所容”。
心如止水之境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如止水是一種心態。它仿佛黎明前的黑夜,儘管靜靜的夜看上去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絲漣漪和波瀾。然而黑夜終究要過去,黎明終究要到來。黑夜轉化為黎明的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它積蓄力量,後積而薄發。這告訴我們要擺正心態,心如止水,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是,當你面對遼闊無邊、煙波浩淼的汪洋大海時,你不得不對它產生敬畏之感。儘管它可能波瀾不驚,面如平鏡,然而我們誰都會知道這其中蘊藏著的無窮力量。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心如止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它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心如止水是一門處世的哲學,讓我們在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時,能夠“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雲捲雲舒”。
心如止水,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和博大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如止水不是安於現狀,畏葸不前,而是能夠在喧囂中靜下心來拼搏進取的一種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