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議論文>> 高樓下的那輪明月正文

高樓下的那輪明月

作者:不詳  (字數:1700字作文)

說起月,首先想起的是唐代詩人李建樞的那首《中秋望月》: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時好少年?

這是少時常用來自勉的一首詩,語言雖說不上經典精僻,可這畢竟道出了我們感慨時光流逝,嘆人生短暫的共同心聲,也算得上是一首心靈上的“上乘之作”。因此,趁現在記憶尚好青春正茂的時候,還是值得拿出來與大家共享的。否則,我害怕自己某一天也會跟著時代的“大同”主流,將記憶里這首僅存的“可憐兮兮”的“下里巴詩”給淡出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變成一個一無所有一無所好一無所學一無所終的赤裸裸的現在“白領”人。

有人說,喜歡詩詞的人大都是一些比較纏綿懷舊感傷的“恩想者”。譬如像張炎“怕見飛,怕聽啼鵑”般的傷國憂春,岳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式的無奈淒楚,吳文英“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的感己惆悵,蔣捷“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遁世幽情,總能在好詩人自己的身上找到相關的梭影。

其實在哲學的辯證理念中,懷舊是一種近乎殘忍的自虐,是一種絞碎心汁的“暴行”,我也並不喜歡這種將自己靈魂經常推向刀尖的“疾待”。福樓拜不是有句話嗎:“生活就像一盞霓虹燈,有陰有明,有惑有暗。”只是出於對現代社會的無奈,和受“大同”時代下浮華的鞭笞,自己不得不經常跳往一些與霓紅燈光暈相背離的“火坑”,做一些靈魂的反思,生命的詰問。儘管結果往往是自己搞得一身狼狽,肝膽俱裂,可是眼下這個類似“文化大革命”的大動盪年代做這種“得不償失”的物質犧牲還是必要的。哪怕是在精神上的飄忽不定間找到絲毫的慰藉,也不至於在心靈上淪落成一個瞳仁乾涸沒有精神食糧的“遺腹子”。

錢鍾曾說過:“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占領,表示享受。”通過現在庭戶人家裡的門所看到的往往就是這么一種令人寒傖得直打哆嗦的景象:門越來越大,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少;窗子越來越多,眺望的人數越來越少。在功名利祿充斥著人生活的現代社會,所有的人己失去了往日愛“隔窗望月”的情懷,選擇了商場匆匆疾走的奔波。就是偶爾有一個酩酊的“醉漢”對著自己家形同虛設的陌生窗戶發個“酒瘋”,映入眼帘的也大都是一些高聳林立的大廈,和一些讓人瞳孔收縮的廣告牌。“月窗漫披卷,任欄且數星”的景象只能在裝載著“血腥功名”的醉漢大腦中想像;“月窗攙燭影,風葉亂琴聲”,也只能在名利裹挾著暄囂的音響產品中聽到了。

宋代劉子軍有這么兩句詩:“明月不知道君己去,夜深還照讀書窗。”按理說現代城市裡的樓房越高離月亮的距離就該越近。可是現實的社況讓我們不得不“欲語淚先流”。如今的明月來照的,並不是一些書聲朗朗的書窗,與一些陳久醇香的幾舍,而是一些夾雜著“醉漢酒氣”的裝潢功利,和一些能鑑定金錢金黃色純度的電腦掃瞄器。

燈紅酒綠的繁華並不拒絕棲居的詩意和朗朗的讀書聲。可不知自己很無知的現代人足不出戶,手不離門,整天都開門關門以後再開門關門,一次次的將那些瘦削的詩人夾死在了門縫中,“我們”的社會又哪來的詩意?

在月光渾濁的現代社會裡為自己找上一輪屬於自己的“明月”吧!因為只有“明月”才能給我們帶來周國平筆下的“豐富的安靜”。而不要再讓天上的那輪明月徘徊在都市邊緣,因辦理不到一份“暫住證”而死於“非法移民”的“排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