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書籍的承載,有不可磨滅卻沉重莊嚴的歷史滄桑,有深邃遙遠又充滿神秘的未知宇宙,有屬於文人散亂而堅定的思緒精華,也有屬於青年一代跌跌撞撞的成長囈語。白紙上鮮明的黑字,方方正正地記錄著跳躍的真實。無可比擬的符號,無可取代的橫豎撇捺,卻在新時代的今天,開始搖搖晃晃。
一行行端正的楷體字,轟然淪陷在一幅幅七彩斑斕的圖畫裡。他們的身影正在烏雲的聚攏中漸漸失去往日的光彩。朱自清先生筆下父親,此刻,離開站台,卻沒有蹣跚地向真實的我們走來。他的背影,在視線里模糊。忘記了那深沉純樸的父愛,忘記了朱自清先生用略微顫抖的雙手告別父親時的神情,忘記了那屬於父親默默的一舉一動。這些遺忘,在不遠的前方正以洶湧的姿態朝新時代的人們大步躍進。彩色的畫面,橫檔著我們的視線,一無所知,將替代那最初的晶瑩。無法描述的,是文字下細微的心理變化與動作神態;無法描述的,是白紙黑字上字字入心的感情。究竟有誰,能用剔透敏銳的心,細緻體味那原始的感情。父親的背影,重疊著荷塘月色下的幽靜與濃濃的生命氣息,筆墨上淡淡水痕的擴散,是無處不在的清新。
張愛玲笑笑而潦潦寫下:“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一書里的序中悠悠寫道:“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但是,世界上還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書評或介紹。他們有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他們不慌不忙地瀏覽。”;高爾基諄諄不忘給後世留下提醒:“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卡萊爾深沉地低語著:“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
而如今,目光浮在表面的淺淺躍過,匆匆在思緒里留下模糊的輪廓。丟棄了文字給予的深邃,丟棄了懷抱文字的激情。總是以沒有充足的時間靜心閱讀為藉口,總是選擇抵抗力最小的閱讀路徑悠然而過。為何不佇足細細品味林語堂寫在《生活的藝術》中那段“我們對於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的文字?為何不在午後的暖陽躍過窗台的愜意中,沏一壺清茶,留點空餘的思緒跟隨被譽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的畢淑敏走近她關於體悟,關於審視,關於觸摸的精神世界?在黑色字跡下的種種靈魂,輕快地追隨陽光的步調,在生命的軌跡上時刻陪伴著我們溫暖的成長。這是無法用寥寥幾筆的勾勒,便可描繪的感動與美好。
書籍,正是那歷史長河裡一直佇立的守候者。它的泥石板上,刻的便是雪泥鴻爪,無論過去,現在,抑或是遙遠無盡的未來。必定要珍惜美好生命,在冗長的軌跡上與精神的智者為伴,澆灌且悉心守候自己蔥鬱的心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