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大文化的讀者與欣賞者可不僅僅是作家,當然也要包括“大”的表現者——大多數的“文化平民”。如果中國文人們所謂的“大文化”不能在大多數人中普及,那么它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所以也就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大文化”了。

提到了中國的文人,從古至今,無一不被人們與酸澀的字眼聯繫起來。中國的文人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在文章中過多地賦予個人的情感,從而迫使讀者去接受自己的想法,然而我卻認為這是極其不可取的。人,既是理性動物,也是感性動物。一個人可以毫無顧及地將感情宣洩出來,同時也能對自己當前情緒存在的必要性作出判斷。而當一個人過多地被賦予他人的激烈情感時,這個人便十分有可能做出一些超出了自己意識力的事。作家寫作的根本意圖並不是為了賺取那點微薄的稿費,而是想將自己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可他們卻萬萬沒能想到自己的一時快意竟會給他人的精神帶來傷害。由此便知中國作家都會有魯迅一般蒼勁筆力的原因了。

中國的路在何方?中國文學的路在何方?中國作家們的路又在何方?

憧憬中,依然是期待。

 

隨筆_隨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