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兒圓
抬頭凝望,發現今晚的月亮特別的亮。亮得能清晰地看得清天空的雲朵。猛然想起今天是農曆十五。於是,再次抬頭凝望,圓形的輪廓,散發著淡白的霞光,周遭零星散落的星星在此刻如失去了光芒的鑽石……這就是月圓之夜,這就是十五的月亮。有句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也許今晚的月亮圓不過明晚吧!可它真的很亮很亮,亮得照清我心中的那幾許淡淡的惆悵,我知道那是鄉愁。於是,就想起了席慕蓉的《鄉愁》。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席慕蓉的這首《鄉愁》使我心中的惆悵就更濃了。這突來的惆悵就像是萬里無雲的晴空突然飄來的幾朵烏雲,陰影遮天蔽日。如果說這遮天蔽日的陰影是心中揮散不去的陰霾,那么而後的那一陣急雨啊!是不是遠處的故鄉在輕聲哭泣?為許許多多在她懷裡成長的遊子們而哭泣!她是不是也想念著我們啊?
月是故鄉明。清冷的月光下,千萬種思緒擰成一股、化成一縷鄉愁愀然飄向遠方。我緩緩轉過身去,向著遙遠的故里,眺望著、眺望著那些在夢裡乍現的人和事。
我的故里離我現在所在的縣城只有一百多里,坐上兩小時的汽車就能夠到達。我不知道這樣的距離能不能叫作遠。也許遠就是目不能及的想念吧!舅舅說:想家誰不想?但想家不一定要回家。是啊,想家不一定要回家,皆因為故鄉里的那個家不再是自己想念的家了。
那裡沒有了熟悉的老人們慈祥的面容了,沒有了我們孩提時的歡聲笑語了;那老屋依然靜靜的矗立在那,廳堂里的那把搖椅卻落滿了灰塵;門前的那條小河依然那么清澈,河畔上卻早已沒了我們的腳印;街道依然是人來人往,人群里卻找不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物是人非!這是最好的形容詞。熟悉的地方卻見不到了熟悉的人。那些熟悉的人啊!如散落在各處的蒲公英,在別處生了根、發了芽。
如今一年也難得回去一次了,那裡沒有了老人的照料,一切都變得荒蕪了起來。每次回去看到這般場景,傷心之時又夾雜著一份無奈。雞鳴狗吠,似乎都成了記憶中的名詞。每次回去我都要在那些熟悉的地方走上幾回,有時會看到一些陌生人重複著我們曾經做過的事,這些個似曾相識的場面原是如此讓人心悸。觸景生的情在剎那間打破了時光的封印……
唉!我低聲嘆息了一聲,向著那個方向深深地望了一眼。然後,轉身上樓。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要繼續著現在的生活。
門開了,撲鼻而來的是燒紙的味道。我知道媽又在祭祖了。媽在初一或是十五的時候,會時常燒些冥錢給去世的外公和奶奶的。我默不作聲,看著媽模糊了的雙眼,心裡澀澀地難過。從媽的眼淚里我看到了一團不滅的火,那團火深深地藏在裡面,平常你發現不了它一點的痕跡。這眼淚是被煙嗆的嗎?我想媽會固執地這么認為。
我又抬頭看了看外公和奶奶的遺照,他們也看者我,帶著那不變的微笑看者我。火光映在照片上,輕輕地搖曳著。不只怎的,我竟有些膽怯,連忙側過臉去,不敢自視他們。側著的臉,仍有餘光留在上面,他們仍微笑著看者我。我心中一陣恐慌,忙跑進了自己的房裡。
我無力地坐在床邊,緩緩地閉上眼睛,耳邊是媽模糊的禱告聲。我知道媽這不是迷信,而是另一種思念,另一種鄉愁。睜開了眼睛,才發現煙霧已經瀰漫了整個房間。這煙模糊了我的視線,也模糊了我的思念。眼淚終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於是,眼前就更加模糊了。
在恍惚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外公和奶奶熟悉的面容,他們笑的得很甜、很甜!我這才發現他們的笑容竟與故鄉、童年一樣,已經荒蕪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