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箋流年
郭敬明曾在《小時代》中寫過:“很多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就像是電影里的配樂的敘事片段,鏡頭在我們身上一個個地切過去,轉了一圈,又切回來。沒有台詞,沒有對白,我們沉默地出現在這些被音樂覆蓋著的鏡頭裡。”年少的歲月,就如同高速公路上的賓士,期待只停佇在遠方,眼前的景色再斑斕也只是一划而過的模糊,直到終於淪落成回憶,那些昔日所輕易放棄的存在,才終於被一點一點地放大出原本的珍貴。
這一箋的流年,最值得回憶的應該是高中三年吧。當年的我們,桀驁不馴,對於這個新的學校,新的生活充滿激情,似乎每一天都是很瘋狂的度過,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從我們跨進這所學校校門開始,就注定這三年要經過一番蛻變。於是在很瘋狂的表面下,也隱藏了競爭與合作。
高一臨近結束的時候,面臨著的是文理分科。學文,還是,學理,很多人難以抉擇。而自己卻毅然選擇了文科,這讓很多以前的同學和那一直“深愛”著我的化學老師吃驚,也對,畢竟我對化學那么有感情~~也曾經那么努力。雖然理科要拿手得多,但還是選了文科,是出於鍾愛吧,亦或許是自己在逃避,高二以後的理科課程會很難。因為害怕才選擇逃避;因為膽怯,而選擇離開。還記得,當初“誓不學文”,現在看來,當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我也終於明白,生而為人,的確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干涉我們的生活,怨天尤人,毫無益處。唯一的,只有面對,因為無論遇上什麼,生活總得繼續。
08年9月一號,我們升入高二。相對於高一得桀驁,大多數人帶有的更多的是穩重,也總會“過來人”的身份看待高一的那群菜鳥,殊不知卞之琳的那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新組成的班級兩極分化比較嚴重,一類在題海中奮力掙扎,攻克一本本厚重的參考書以圖得好成績,面對來自父母的壓力,來自老師的殷切希望,這類人往往惶恐不已,突然一次的成績下滑,內心就會多一分內疚與自責。雖然有時活的很累,但最後的勝利還是會讓他們浮出水面,不用再承受來自大海的壓力;另一類往往是年級的墊底。他們頹廢,他們敏感,但從不外露。在上課的時候聽流行歌曲,穿松松垮垮的韓式大板褲,走路的時候鞋底在路面上摩擦,兩手插在口袋裡,外表冷酷,但內心卻是孩子氣的執著。他們堅信,總有一天人們會發現那些沉澱是一群閃閃發光的金子。
生活中往往會有著出乎人意料的事情。我們這個兩極分化嚴重的班級,會有著一個極富凝聚力的老班。也許正是因為他,才讓我們團結在一起。他上課也同他的人一樣有吸引力,搞得由他教的好多學生都想跟著他混……老金生日那天,我們給他開了個小小的生日會。在他吹蠟燭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閃爍的淚光,講台上那個為學生操勞了20多年的中年男子,此刻竟然像個十幾歲的小孩子一樣,臉上堆砌著笑容,應該是幸福的吧!
伴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我們進入了暑期補課,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進入了高三,十一個月之後我們將面對殘酷的高考。面對著來自父母的深切期望、上屆高考大捷帶來的沉重壓力、未來的種種負擔,我們任重而道遠。每天努力地學習,認真地寫作,急促的時間,讓我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偶爾會迷失方向;偶爾會懷疑自己的信仰;偶爾會感到不完整。即使偶爾有點不滿,但也會用大量的題目來麻痹自己……我們就這樣進入了高三,義無反顧。KY說,高三的選擇就是這樣,桀驁而謙遜,大義凜然又不會裝模作樣,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時間如此強大,它教會我們愛,卻也淡忘;教會我們成長,不再瘋狂;教會我們不再不可一世的臣服於世俗,卻也敦促我們一步步更接近夢想。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不再回來的夏日。還記得冰心那句話“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的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也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傷。”有時侯在想,成長的過程也許就是在路上的過程,也許我們只有面對了,才會去真正地懂得那份逝去的珍惜。未來的我們,或許有著截然不同的道路,但那段盪氣迴腸的青蔥歲月,該是如何的浮華也改變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