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萬焰長
真正偉大的詩人是可敬的,他們用靈魂擔負了整個時代的悲哀。謹以此文獻給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
夢
李白和杜甫有著相同的夢想,這夢都在那座金瓦琉璃,繁華異常的長安城裡;都在“可憐身上衣正單”的貧窮百姓身上;都在千百年後一冊發黃的史書里。
他們都做了積極的尋夢人,可是命運卻無情的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李白是親眼看著夢想破碎的。翰林供奉的職位是把 * 劍,一方面讓他有機會接觸玄宗和貴妃,見識真正的上流社會;一方面又清楚的告訴他,自己不屬於上流社會中的一員,充其量,只是他們開心的工具而已。於是夢想和現實便一次又一次的交鋒,薄如蟬翼的夢想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不懂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是什麼,於是高舉酒杯對著月亮把問。嬋娟無語,李白亦無語。
終於,文學的單純受不了政治的黑暗,高貴的自尊無法屈從於冷酷的現實。夢想已然破滅,散落一地支離破碎。既然不能留下,那么就走吧。伴著一聲“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吶喊,他終於拂袖而去。
夕陽下的古道,他騎著白鹿漸行漸遠,留給長安一個模糊的背影。
如果說李白的悲劇在於夢想和現實碰撞所產生的心理落差,那么杜甫的悲劇就在於夢想永遠在他的彼岸,他連產生落差的機會都沒有。
夢中百轉千回的長安靜靜的躺在對岸,他只能遠遠地看著。卻不能靠近它,觸摸它,感受它。仕進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顛沛流離,為人所俘。直至最後,貧病交加而死。他一直弓著腰生活在社會的下層,終其一生,都不曾華美燦爛過。“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如此單純的讓人感動的夢想,只能無奈的存乎夢中。
淚
我不知道一滴淚要怎樣落下才算有價值,可我知道杜甫的淚水一定是最動人的一種。看到國家破滅山河猶在,他流淚了,看到石壕村裡的老婦被捉走,他流淚了;看到鹹陽橋上人們悲痛地吶喊,他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窮則獨善其身。”世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他有一副悲天憫人的胸懷,把人民的悲苦收進眼裡,放在心裡,卻又無能為力。一聲長嘆,淚水順著眼角滾滾而下,打濕了衣襟。
瀟灑的詩仙也有淚水,與杜甫不同,他的淚只在心底泛濫。他也是傷透了心的一個,只是他太珍視自己的高貴,從不屑於表達悲哀。他找到了酒。在酒里,他避開了俗世的紛擾,擺脫了現實給他的失望,做了一個最快樂,最不羈,最高貴,最完美的自己。在酒里,他眼中只明月,心中有正氣,繡口一吐,成錦繡華章。孤月朗照,繁花依舊,酒便成了唯一的出口,他的酒都是他的淚。
詩
李白把感情融入大好的山川,藉以抒發內心的憤懣。杜甫入到人們的心中,一點一點細數著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後蘸著濃於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整個時代的不幸。
李白的詩是池中盛開的青蓮,清清爽爽,純自天然。杜甫的詩是隨處可見的野草,看似柔弱,生命頑強。
李白的詩猶如一團裊裊的青煙緩緩上升,直入天際;杜甫的詩是一聲沉重的嘆息,在人間飄過之後,歸於大地。
李白的詩源於他天真直率到了極點的自然,杜甫的詩源於他對人民疾苦關心到了極點的聖人情懷。
李白在祖國的青山綠水之間找到了自我與社會的平衡,他將自我融入了自然,化成了遠處的群嵐。杜甫在大地與人民之間徘徊低吟,他毫不猶豫的做了人民的代言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於百姓的“詩史”。
光芒
其實,是同一份對土地的深沉愛戀,同一份恪守高貴的崇高品性將他們推向了不朽。他們是最不幸的,同時他們又是最幸運的。命運選擇了他們,所以才把他們扔在晦暗的時代熔爐里,一次次地折磨。當他們經歷了風吹雨打仍執著著不肯放棄理想的時候,我看到有一束光芒從他們心底發出,照亮了整個蒼穹。
同永不低頭的高貴人格相比,生前的磨難又算得了什麼?只要精神在、品格在,才華就在,光芒就在。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文學與人格的兩座高峰,讓人遠遠觀望,讚嘆不已。
詩曰:“李杜文章在,光芒萬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