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獨自一人時
當獨自一人時。你會想到什麼?孤獨、寂寞、無聊、空虛、乏味……
也許是吧。的確,,當獨自一人時,沒有同伴,沒有交流,沒有歡聲笑語。空間和時間被無限的拉長。仿佛處在一個很大的房子中:地板是白的,天花板也是白的,四周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任何聲響,只是一片的白,望不到邊的白。
那你會在這間房子中做什麼呢?反正我現在開始了胡思亂想。
我想到諸葛孔明。在亂世之中,獨居臥龍崗。以一份淡定的心對待著世界。一身青布 * ,一把羽扇。輕輕一搖,便將那四起的硝煙,那瀰漫與空中的血腥搖入了鼻內,然後細細的品讀。即使是身處茅屋,也阻止不了他那顆包懷天下的心。於是彈琴一曲,靜靜等待。笑吟道:“非淡薄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
我想到了李白。在太平盛世,在繁華的長安。他仿佛是一個的“如侵者”。他的格格不入使他處處遭排擠,時時遭誹謗。他一身正潔,可是官場太黑了。於是他只有碰壁。在這黑暗只中也只有自己做伴。當月亮出來時,他笑了,笑的那么酸,那么苦。他並不在意,沒朋友何妨,還有月亮!對著月亮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大笑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想到了蘇軾。千古之中不可多得人才。擁有著“高處不勝寒”傲情。可就因為他的才,他的高傲。早到了世人嫉妒,轉而成恨。於是他被一貶再貶。“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他以最後的傲氣支持著自己。“日啖荔枝三百棵,不防長做嶺南人”他在苦難中找到了樂趣。最終在自己獨自走在山間小路上,獨自經歷風雨之後,他看穿了。面對著雨水洗過的太陽,笑吟道:“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明白了。當獨自一人時。我們擁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面對自己,思考人生。我們擁有足夠的時間與自己的內心交流。
獨自一人,給了我一個機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