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
作者:不詳 (字數:1600字作文)
意思是說水土條件對植物生長的重大影響。植物如此,人何嘗不是這樣式呢?所不同的是:人不只是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更多的還要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正如別林斯基所說,大自然創造了人,但發展和形成人的是社會。
社會環境,從廣義上可分為大的社會環境和小的環境氛圍。
大的社會環境是指國家的政治狀況、社會形態乃至國際形勢等等。社會這個大舞台能造就英雄,也可以毀滅人才。社會穩定,就會有治國安邦者應運而生;局勢動盪,有可能亂世出豪傑,也可能小人得道,無德之輩雞犬升天。盛唐的詩壇,值開元盛世,浪漫、田園、邊塞各路詩人自領風騷;歷經安史之亂,杜甫才會寫出那么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黑暗現實的不朽詩篇。否則,他那“現實主義詩人”的名號又何從談起?再說,歷史上哪一次農民起義不是源於統治者的暴政,要是統治者稍稍賢明一些,農民們一定會去過男耕女織的舒心日子,才不會以血和生命為代價奮起抗爭呢!
如果說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還不能說明許多具體問題或者在短時間內還不能得到印證的話,那么小的環境氛圍則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小的環境氛圍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居住區等,主要表現為人對人的影響。
一個人的秉性,與其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家庭之中,親人共居,朝夕相處,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quot;,講的就是家長對孩子性格的重大影響。周昭王崇尚武功,喜好遠遊,子承父志,他兒子周穆王理旬如出一轍,竟遠涉山水到瑤池會見了西王母。居里夫人治學嚴謹,生活簡樸,這直接影響到她的女兒,要不怎么會有母女共捧諾貝爾獎的科壇佳話呢?近來被多種媒體介紹的”怪人“辜鴻銘,由於生長在國外,受洋人的歧視侮辱,故而雖是滿肚子洋墨水,卻極為主張中國復古,到民國時還留著一尾大辮子,這是他所處的環境造成了他孤僻怪異的性格。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為什麼會這樣呢?現實中,不同追求的人往往容易結成一個個小圈子。換言之,即就是環境對人思想道德的影響。一個人若性情高雅,他所結交的人中一定不乏名士高人;若是一個惡貫滿盈的奸佞之徒,一定會有不少狐朋狗友、蠅營狗苟之輩在其周圍。很少見有人能跟三教九流各個層次的人都能打得火熱。孟子之所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不定就是由其母帶其三遷中受到的啟發。
另外,”一傅眾咻“的故事說明環境對人語言的影響;魯迅先生說”農家之子早認犁,兵家之子舞刀槍,秀才之孱子舞文墨“,強調的是環境對人職業的影響。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由此看來,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不容置疑。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事情並不是那么簡單。誰也不可否認出污泥而不染者有之,也不可否認一世英明的劉備有個糊塗到極點的兒子劉禪,更不可否認文革中荒廖的血統論使多少人蒙冤受屈,凡事必有例外,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話說回來,就當前社會來看:大的方面,整個社會尊重知識,重視人才,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一心一意不受干擾地好好學習。可小的方面,確有一些地方不盡如人意。比如說一些父母,整天逛舞廳,打麻將,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相當大。為會么〈孟母三遷〉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家教的經典範例呢?就是因為孟母深知環境對其子的影響,不辭辛勞遷家三次,為的就是給孟軻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今人或許應從中得到些啟示。
我不否認具有獨立創造精神的人。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任何人也不能完全脫離他所處的大的社會環境和周圍各種環境氛圍。”天馬行空“是不存在的,也絕不可能的。
環境與人的關係可謂重矣!
人們常說的抓住機遇,就是善於抓住大的社會環境和小的環境氛圍給你不常有的機會和有利因素,儘量避免和排除環境中常常出現的不利因素,同時,積極主動地創造能夠施展才華的環境氛圍。這樣,才能無愧於人生,無愧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