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黎聖母院》有感
美麗與醜陋只不過是瞬間的事,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就表現了這一主題。雖然這似乎並沒有多大的意義,但畢竟雨果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不過只有二十多歲。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講述這樣的一個故事,提高自己描繪故事情節的能力。但這個故事卻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
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在中世紀的法國靠賣藝為生,在一次“錯誤的審判”幫助了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齊莫多。這是個極其醜陋的人,雨果描繪他醜陋外貌的語句不亞於描繪一個十足骯髒的怪物。他小的時候被拋棄在巴黎聖母院,一個神甫本著由他弟弟而生的憐憫之情“解救”了他。這神甫後來變成了主教代理,同時也成為了卡齊莫多的父親。而主教代理卻瘋狂的愛上了吉卜賽女郎,他不斷的在公眾面前詆毀她,甚至陷害她入獄,藉此壓抑著自己心中的激情。卡齊莫多解救了吉卜賽女郎,並與她相處在巴黎聖母院的塔樓里。到了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問:解救這美麗女郎的為什麼是這個醜八怪?難道不應當是一個“帥哥”去拯救了她嗎?書中並不缺少這樣的人物呀。而雨果創造這樣一個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這個存在來吸引讀者?
但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卻由不得我們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個悲哀的結尾結束了。愛斯梅拉達被絞死;主教代理則被憤怒的卡齊莫多推下了塔樓,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齊莫多帶著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永遠長眠於一個死人窟里。書的結尾寫了這么一段話,令剛讀此書的我立即呆住了。後來人到死人窟里尋找他人屍體的時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終結局:愛斯梅拉達與卡齊莫多的屍體變成了兩具白骨,而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小心觸碰中變成了塵埃。這是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故事的終結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終結,而作為雨果練筆的巴黎聖母院故事到此結束。顯然,雨果到最後沒有了對作為練筆之書的激情,只是給了故事一個很“自然”的結局。
從閱讀大量的西方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來,這些作品多是在傳達一種思想,而對於藝術與文化的講述卻是很少,這可能與本身西方文化就不怎么豐富有關。但對於個人思想的高而強的追求,卻使他們很快的了解到做人的奧義,這是與很多中國作家的作品所不同的。
猜你喜歡
讀《信客》有感
2010-07-05 19:12:00撿拾記憶的碎片——悟張悅然《誓鳥》
2010-07-05 19:08:00讀《等待戈多》有感
2010-07-05 19:08:00感受國慶閱兵
2010-07-05 19:06:00讀《金鎖記》有感
2010-07-05 19:50:00讀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有感
2010-07-05 19:11:00《海的女兒》讀後感
2010-07-05 19:12:00讀《手指》有感
2010-07-05 19:10:00讀《悲傷逆流成河》有感
2010-07-05 19:55:00讀《於是,天使來到身邊》有感
2010-07-05 19:13:00關於《犬夜叉》
2010-07-05 19:09:00《麥琪的禮物》讀後感
2010-07-05 19:12:00人生自是長恨水長東
2010-07-05 19:09:00讀《蘇東坡傳》有感
2010-07-05 19:50:00《佐羅傳奇》觀後感
2010-07-05 19:07:00讀《項鍊》有感
2010-07-05 19:55:00《呼嘯山莊》讀後感
2010-07-05 19:12:00《名人傳》讀後感
2010-07-05 19:12:00讀《鑑別上品男人》有感
2010-07-05 19:56:00讀張愛玲有感
2010-07-05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