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與境界
生命,瞬間的綠色
清晨洗漱時,不經意間發現浴室的角落裡長出了一株嫩嫩的小芽。我有些納悶,驚奇地自語:這兒怎么會長出小芽苗呢?我有些想嘲笑它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選擇了生命的誕生。可是,一天天過去了,它依然倔強地生長著,為小小的空間裡增添了一點難得的綠意,雖然是那么的不起眼!我忍不住多看了它一眼,嫩嫩的,綠綠的。它生長得很好,似乎向我昭示,即使選擇了錯誤的環境,它一樣會讓生命有姿有色。可是,它的生命畢竟很快就會逝去,猶如流星划過天空那樣短暫。我多么想幫幫它呀,卻又不知所措……
是的,苦難是一種客觀存在,很少有人能夠逃避。既然如此,我們理當勇敢面對。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三閭大夫,雖身不逢時,正值盛年,魂歸汨羅江里。卻始終不忘故國,始終心憂百姓苦難,懷抱匡復社稷之志。
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李白也不乏“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時候,但他卻在詩歌的長河中樹起了一座讓人景仰不已的豐碑。
為了社稷蒼生而“白首搔更短”的杜甫,雖然自己賴以藏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想的卻仍然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還可以列出一串串這樣的名字。他們無一不是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空懷壯志,命運多舛,無路請纓。或許他們都是帶著憂鬱、憤怒離開這個世界的,然而他們的名字能夠流傳千古,不正是與他們雖然生不逢時,卻從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因而留下一片耀眼的光芒分不開嗎?
人的價值不在於他在世上活了多久,得到了多少享受,而是看他在有限的日子裡為人們留下了什麼。後人記得科舉考試落第者張繼,卻記不住高居榜首的狀元,不正是一首千古絕唱《楓橋夜泊》嗎?
哥白尼早已離開了我們,然而,“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卻成了真理;譚嗣同走了,胸藏愛國情懷的人卻多了一分勇往直前的動力;任長霞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得到了弘揚。
一滴水雖然乾涸了,至少,它潤澤過一寸土地;一棵嫩芽離開了,至少它為小小的空間增添過綠色……作為上帝的傑作,世間最有靈性的人類,活著,豈能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