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

整點,城關的鐘聲準時敲響,驚起倦怠的鴿子。我與殘陽邂逅之後,漫無目的地走著。歲月匆匆,鐘聲卻悄然把我好多話帶進夜幕里的紗窗。

經過新華店,我注意到櫥窗內熱鬧的情景。推開門,襲來的氣體將我包裹住。人很多,我試圖想看名著,卻見淒涼之景——名著專區竟成了書店“禁區”無人光顧!這尤使我感到不安。經典名著如今怎么倍受冷落?近前尋視,架上的書已積了少許灰塵。瞬間我感到有幾分的世態炎涼,我心靈上仿佛也積上了厚重的陰灰,心中難免惆悵,以至於深深嘆息……往昔不朽的名著裡帶來如猶醉的樂章;而今,現實的步履跟不上殘花似戀的浪漫。宛如千古的風斑駁了城牆,昏沉的人們逐漸忘卻篇章永垂後的絢爛。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從精英到草根:把脈中國當代文壇之怪現狀》,文章提到:隨著網路的普及,部落格的流行使中國文學似乎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期,書店裡每天都有新書上架。網路上,文學創作更是空前熱鬧,《三重門》出版後,一系列的校園小說隨之出爐,《誅仙》上市後,各種玄幻小說一夜之間擺滿了書店……然而這種潮流的追隨者和奉承者大部分是中學生。他們不惜省下一伙食費去買那裝飾得花枝招展的校園小說。下課看,上課也看!似乎到了瘋狂的地步,更有甚者會用MP4下載網路小說看,由此能更方便地看到那些書。名著在他的心中淡然,殊不知那些流行書的作者是以一種冷淡漠然的態度敘述著平淡乏味的故事,甚至是胡亂拼湊的,哪些偏激的情節,浪漫的愛情,沒有一絲內涵,沒有一點現實意義,有的只是誇張,荒誕的虛擬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其害無利益。文學真正的精神家園日漸荒蕪矣!

名著是經受了歷史的考驗,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產物,名著給予我們豐富的思想,她的沉重與鮮明,她的豪放和乖張,她的執著與嬗變,都給人以啟示。卻幾人知曉?難道名著這偉大的靈魂將執拗地迷失在我們手裡?我們不能葬送那一片空靈與飄逸!

儘管如今學校教育也強調了對名著的學習,但中國如今現行的是應試教育。老師對學生只強調了名著里會考出來的內容,然後對學生說,這部分是很有可能考的,是很重要的。即使有時老師會要求學生去看某名著,可有幾個人真正去看?同學總是會說:“作業都做不完,哪有時間看哪!”“都看了也沒用,又不會全考出來”“郭敬明的新小說我都還沒看完呢!誰有空看那老古董!”

已過半點的鐘聲再次敲響,在這人潮湧動的書店裡,架上的名著依舊清晰可辨,卻有幾人為之賞心閱目?那將是我心裡的吶喊,又有幾人為之萌動!

在學校里,但凡有誰認真品讀名著,將會被視為另類。一次我在看《紅樓夢》,幾個同學發現後竟投來驚訝的目光,盯著我看,他們覺得我是無法理解的。就像在吃饅頭的時候竟然咬到了肉餡一樣讓人匪夷所思,我在他們眼裡不知是勤奮好學,還是吃飽了撐著。之後,湧上我心頭的是一種莫名的失落感,好像心靈深處被人掏空了似的。後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說,看那些雜書一本足矣。慰藉我被掏空的心靈。為何會有那么多人不能看透被表面所掩埋的事實?這或許是文學創作的商業化所固有的局限和弊端吧!

其實,枕邊放一本名著,睡前翻出來細細品讀,也是別有滋味的。名著浩浩情懷,濃縮了幾許歷史的唏噓;渺渺哲理,又闡述著幾多深刻的哲思。細讀浩瀚名著,或展示悲壯,或描繪婉約,或敘述灑脫與堅貞,詩情畫意,充沛盎然。一段寥寥數語,卻清靜畢現,美景沁人,思緒洶湧,使人感想連綿!因為名著語言的高雅清秀與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然而現在,我讀名著卻讀出了沉重感,似乎也噴薄出危機之感,嗚呼哀哉!名著是現代文學大廈的脊梁骨、頂樑柱。她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更不可被荒廢!

此時此刻我依然是名著專區角落裡的孤獨者。希望我離開書店後會有人光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然後翻起名著看看,足矣!於是,我選出魯迅的《吶喊》,輕輕地拭去表面的灰塵,向收銀台走去。印章烙下“五折”的字樣,我有些麻木了,掏出十元錢遞給收銀員後,拿著書向夜幕走去。

夜幕鐘聲,滄桑百年,能喚醒幾人?

 

夜幕_夜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