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二作文>> 散文詩歌>> 他們,心有主正文

他們,心有主

作者:習慣、逃避。  (字數:1300字作文)

他們,心有主。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題記

人生在世,“物質”決定“精神”,而“精神”又是一個人所有追求的支撐點。“信仰”是培育一個人道德品格的陽光與泥土,也是人生最高尚的精神亮點。有了這個前提,才可具體實施自己的“原則”與“追求”。

他是宋宰相,年僅19歲考中進士甲科,當年秋天即被派任歸州巴東縣令。來到山大人稀、窮鄉僻壤的巴東,他爬山涉水,體察民情,當看見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飽肚,日子過得如此艱辛時,他一面上奏朝廷,請求減輕農民賦稅;一面勸農稼穡,開荒種地。細心地將中原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傳授給巴東人民,使巴東人民改變了落後的生存狀態,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舒心日子。他就是寇準,切實的政績是為官者成功的標誌。所處之偏,環境之苦,若無為民鞠躬盡瘁之“主”,百姓“脫貧”何其難!

他不顧親朋的阻攔,拋妻別子,懷著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負,接受清廷委任,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他到羅城時,這裡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房。他只得寄居於關帝廟中。在困境中,同來的五名從僕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堅強的意志,扶病理事,邁開仕宦生涯第一步。他在任兩江總督期間,有一知縣給他呈送“中秋節禮”,被他嚴詞拒絕,並特發《嚴禁饋送檄》。他為了警誡自己,勉勵下屬,在大堂上懸聯一幅:“累萬盈千,儘是朝廷正賦,倘有侵斯,誰替你披枷帶鎖;一絲半粒,無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曉得男盜婦娼。”因此,他為官幾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屬員一毫饋送。”他就是于成龍,為官一生,“主”有兩個:頑強進取,困境不泯其志;愛民如子,官高不沾民膏。

他有大志,好讀,多所通涉。魏徵忠言直諫,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一至理名言的提出者,他一生中陳諫二百多條,多次冒著被殺掉的危險,但絕大多數為太宗所接受。死後,唐太宗傷嘆:“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他就是魏徵,成功的求索路上可能會淚滂沱,甚至會面臨生命的消亡,困境之中,讓“真誠與信心”做“主”,足可感天動地!

“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堅守精神家園,自然能夠成就一番事業。這是一種準則,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貪髒枉法,或晚節不保,最後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終身,代價極為慘痛,步成克傑後塵者不乏其人。

 

廣東省古鎮高中高二:習慣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