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之感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熙熙攘攘,充滿了物質名利各種欲望的誘惑的世界當中。我不知道別人,就我自己而言,在很久以前就不會再用單純,涉世未深這種藉口來逃避我所看到的真實。不否定活在世上的美好,但也不肯定這世間存在的都是光明。
後來,我開始想,想這類思想本不該屬於我,但它卻如此真實地存在著,到底為什麼?有一天,突然看到散落在桌上零亂的書籍,有那么一刻,一絲絲嘲諷。的確,書給了我很多:知識,智慧以及怎樣學著海納百川。但被它奪去的好似更多,在它的語言中知道了什麼是人情事故,知道了什麼是現實醜惡,就算也明白了什麼是 * ,但在它們面前也只是蒼白與無助。所以才變得不能因為想笑而笑,想樂而樂,或許只是因為感受太多,所以就毫無意義地想了更多。
現實中有太多的坐席不過是虛設,怕自己一踏上去就萬劫不復,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書,義無返顧選擇了承受文字所賦予的一切感受,因為起碼它們真實,起碼文字的穿插交錯編織的是一個靜謐的國度。
讀老子知道了“持盈之道,損之又損"開始看到別人的優點,更了解了自己隱藏很深而不願暴露的缺點;讀孔子明白了那些所謂的君子為什麼寧願一生潦倒,遭受別人的白眼也要執著於心中所堅持的道義;讀佛經看到了佛家闡釋的人的本性,談論著人的本來面目已被扭曲,當最後拋開紅塵的束縛,達到天人合一,就不會再與人斤斤計較,與人爭奪什麼了;讀哲言,明白了是與是之間有距離,所以悲傷,心與心之間有距離,所以孤獨。或許真的只是因為這樣,所以永遠找不到自己心中所想靜悟的真諦。
當我投入書的博大襟懷時,我拋棄了曾經不顧後果的衝動,拋棄了毫無意義的嫉惡如仇。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開始釋懷,在一段段文字間不斷地冥想,等心沉靜後,再次聆聽自己心底最原始的音韻,終於似懂非懂:世界本就是在不完美中完美,人也是在不信之後再次深信,因為無所謂有亦無所謂無。
打開一本書,一個靈魂便甦醒。很久以前,我不信靈魂這類虛幻的東西,到了現在亦是如此,但在書的靜謐中,自己的思想就好似掙脫束縛的枷鎖。在那個國度中沒有虛偽,沒有傲慢,也沒有諷刺,有的只是除卻這副皮囊後真正的自我。心就像一面明鏡,高懸自在,有物便照物,無物便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