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悲秋祭
春夏秋冬,盡顯絕代風華。在塵世中流連的我們是否應該駐足,體味人生…… ——題記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夏末,荷花疏懶地進入夢鄉,花田間似乎不再蝶影紛飛。一片枯黃的葉子無奈的隨風而落,是的,秋天還是來了。 事物總是兩極化,興奮活躍的夏天過後必然是悲情千古的秋,並如千年冰封般永恆不變。而我們,也只能望葉哀嘆。 秋天是傷,是歲月的割痕。百花爭艷、百鳥爭鳴在秋天的壓抑下躲躲藏藏;滄桑百年的枯枝上淚跡漫漫;已入暮年的老者唯有搖曳著蒲扇輕點茶几,回憶著年少的痴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亦是木,亦會經歷葉落的殘年,經歷秋風的無情壓迫,亦會心懷恐懼地面對嚴寒冬季。然,我們,是否如同隨風飄曳的枯葉順水長流?是否延續千古的惆悵?我不能作出回答,因為路在自己腳下。 逢秋悲寂寥。在廈門,春天不暖,夏天不熱,冬天不寒。但是秋天卻一如既往的令人傷感,空中的氣息麻痹著每個人的思緒,天氣蕭索而令人不悅。獨自漫步期間,帶來的是令人徹骨的寒意,這種時候並不冷,是自己的心冷了。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豪情千丈的漢武大帝亦有感於斯。而最負深情的柳三變卻是“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縱橫古今,秋天的傷悲淹沒了豪情亦掩蓋了深情,為之換上了迷惘的外衣。 一葉知秋,陶潛“櫚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早已詮釋。但葉落悲秋卻已持續萬年,這份傷感,是否還會一如既往的蔓延呢? 其實,人自多愁善感。聞秋之際,借景宣洩不也是一種真情的流露,自然而悲或許是秋天能給人的一種別樣的享受,我們大可將一年的傷苦盡數拋棄。 這也是一種美,一種感傷的美。葉的飄落不會停止,我們也不會因悲秋而遺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