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讀後感
作者:不詳 (字數:2400字作文)
我有一本《朱德選集》,是我放在床頭經常翻閱的。
去年路過學校的跳蚤市場,就過去隨意的翻了翻地攤上的書,順手拿起了這本很舊的《朱德選集》,心裡竟然有些戀戀不捨,就花了兩塊錢買了下來。我始終覺得,這人和書之間有時也是個緣分,有些書即使你翻了N遍,也不見的會買。《朱德選集》,文章只收錄到1962年,對於我所修的專業而言,研究價值似乎不大。當時買這本書的原因只有一個,裡面有這篇文章《回憶我的母親》,我深愛之。這篇文章我在國中語文課本中讀過,朱老總寫於1944年4月5日,在那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難免會有些時代的烙印,摻入了一些階級感情,但樸實的字裡行間,無不表達著對母親樸素的愛和深深的愧疚!正好這次毛概課老師要交篇讀後感,想了想,我再次打開了《回憶我的母親》,眼睛竟有些濕潤的感覺。突然想起要給母親打個電話,儘管前晚剛打過,母親慎是很驚訝,我解釋說沒有什麼事,就隨意和母親聊了幾句。掛斷電話,雖然是灼熱的夏天,心裡不免泛起了一絲涼意。
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訓導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本文就寫了母親如何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範對我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教給作者“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生產知識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體諒黨的困難等等,這進一步表現了母親思想品質的高尚
朱老總採用平實、質樸而又深刻的語言,由愛母親升華到愛中國普通勞動人民的思想境界,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課文圍繞“勤勞”精選典型事例,突出了母親的優秀品質。如煮飯、種田、餵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等表現了母親的勤勞儉樸;沒有打罵過我們,沒有同人吵過架表現了母親的寬厚;周濟和照顧比自已更窮的親戚表現了母親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時不灰心表現了母親的堅強;對“我”從事的事業的理解表現了母親對革命的支持,……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現了母親作為“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的優秀品質。
文章以記敘為主,適當穿插一些對人物、事件的議論,抒發作者的感情,這是傳記體文章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特點。這些議論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質,揭示事件的意義,起到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這樣,這兩段承前文所敘,以抒情的筆調,寫出母親所給的寶貴財富,在自己幾十年的革命歷程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感情真摯深沉,並點明了母親“值得我永遠回憶”的原因。
這是篇紀念性的文章,在記敘中有機地結合抒情和議論。文中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和慷慨激昂的詞句去敘寫、讚頌母親。但是,在那簡潔、樸素的字裡行間,卻充滿了對母親的真摯深沉的愛。如,“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我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思呢?”這些都是發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中,深情地記敘了母親勤勞儉樸的特點,同情窮苦人民、憎惡為富不仁者的樸素階級意識,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的思想品質。作者還兩處寫到:“我應該感謝母親”,表達了對母親“教給我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和“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感激,讚頌之情。
雖然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華麗詞藻的著意渲染,但總司令回憶的是自己親歷親見親聞的母親的生活經歷,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感情真摯而深沉,讀來親切而感人。“我愛我母親”、“我應該感謝母親”、“願母親在地下安息”這些平常文字由於發自心底,浸透了對母親的摯愛之情。“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這些寫親身經歷、切身感受的最樸實不過的文字,使我們看到了母親“整日勞碌”、“汗流滿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著”這些詞語,說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跟”,母親身教的巨大力量,使總司令從小養成了勞動的習慣,學會了許多生產知識。85歲高齡,精神、飲食俱不如前的母親甚望見兒子一面,“但我獻身於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在這樣的語境中,準確地用上一個“竟”字,含義非常深刻,既寄託了對母親的無限哀思、深情懷念與終生遺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黨的事業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質。
母親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風;母親的皺紋,是艱辛歲月里風霜雪雨的刻痕;母親的汗水和眼淚,是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而母親的畫像,是勇敢和堅韌的象徵。母愛是最溫馨的。
想想家中日漸衰老的母親那疲憊的身軀,人家朱老總是用兩個“盡忠於來報答他的母親,
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我呢?現階段我只有搞好學業和儘量少給我操心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