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聖經》後感
作者:不詳 (字數:1900字作文)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都在以沉默的態度來面對這本書——畢竟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厚重的命題。當開始思考這一切的時候,我感到一種遙遠而又凝重的血脈在體內翻騰。我一直不明白,為何它能長時間的左右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左右著西方社會中的政治體制、文學創作,乃至道德理念、風俗習慣。讀著《聖經》,眼睛裡有潮濕的東西滾落下來,夾著冰涼的期盼,滲進我手心的紋路里。所有的一切在這裡異常茫然卻又順理成章。
於是,故事就這樣延續下去……
回到無序,回到起點,帶著一顆玻璃心的美好姿態。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物慾橫流,人心不古的時代里,寬容與愛,其實已變成一種華麗的奢侈,一直被人們遺棄在靈魂的彼岸,只能以一種姿態殘缺的形式出現。我總是在懷疑,在人們美好姿態的背後是否都有陰謀,是否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罪惡?沒有愛、沒有寬容,只有麻木不仁的人類在多情的釋放哀傷、放大痛苦。那些最初的對人性的認識也被安靜地擱淺在時光的荒野里,帶著甜美的憂傷,在一點一點的風化。
時間的箭頭忽而彎成了一道詭秘的曲線,將人們領入一個沒有經驗的世界中。
“你救不了我的,你只是不經意間把我推進你的深淵,然後走開。彼此遺棄在落了的世界。”
明暗交界線毫不含糊,理想與現實各自拂袖而去,沿最標準的軌道前行。
世界就這樣被劃分開來。
左岸天使,右岸魔鬼。
一、愛無缺角
“蛇盤兔,蛇盤兔。”這是奶奶告訴我的。我說蛇是為了要把它吃掉才把它盤起的,奶奶卻說蛇是為了保護它。
也不知道是怎樣一個浮躁不安的邊際,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聖經故事中那些感人情節。我不知道當時約瑟到底是怎樣想的。如果真的是被最最親愛的兄弟們出賣,換作是別人,又會怎樣做?原本我以為,當他在埃及身居宰相,在自己所預言的七個大荒年來臨之際,看到前來糴糧的兄弟們時,肯定會藉此機會還擊。可他沒有那樣做,而是依然伸出了援助之手,幫他們渡過難關,最終一家團圓。
或許,在那個時空,愛無缺角。
二、蝴蝶撲不過天涯
我看到過野百合,潔白的,有菱形的焰苞,空靈剔透,她在風中顫抖著打開了花蕾,無疾而終,含笑而去。
有時候我總是想,為什麼人總是殘缺不全的,為什麼我們說過的許多許多的話都會被自己遺忘。是不是因為現實的慾念和人心的沙化?那些以色列人呢?他們到底又是為了怎樣的慾念?明明說只敬拜上帝,還高歌讚頌不離不棄。可最終還不是一樣,違背“西奈盟約”另崇神佛,最終觸怒了上帝,遭到滅國之災……
蝴蝶撲不過天涯。人的殘缺最終還是敵不過神的完美。
三、永遠的緘默
放棄一些精神的荒蕪,只為了填充一些生命的空白,讓靈魂擁有一場高貴的舞蹈。
人的本質說到底是輕率的,就像塵埃一樣受不了束縛。可能是神話觸及太多的緣故,也使自己的心情虛偽起來,總覺得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只是它自己在精神世界中的影子,游離而漂浮不定。當遇到一小點誘惑的時候,就像沙雕一樣經不住考驗。猶大,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了錢甘願出賣自己的靈魂。當他知道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的那一刻,他到底是怎樣的心情?其實耶穌一開始就知道出賣他的人就是猶大,可是卻一直都不說破。或許,他只是為了讓他提早的覺悟才永遠的緘默下去。雖然最後猶大也因後悔而自殺,可是,這樣的結局,是否都是他們所希望的?如果,我是說如果,再給猶大一次機會,他是否會做同樣的選擇,使自己含恨而終,還是要拒絕誘惑……
四、夢魘
夢境代替不了現實,前方到底有沒有路,路有多遠,誰都不知道。誰能保證,一定能找到那片陌生的海洋?
曾經的曾經,我一直都希望有這樣的一個世界,一個愛與寬容瀰漫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互相關愛,沒有爭執,沒有戰爭,沒有背叛。站在陽光下開心得都不會有影子;人們很幸福,風是有顏色的,愛心是火紅的楓葉,人們一路行走,一路微笑,一路關愛。在這樣一個原真的世界中,幸福漫溢開來。可現實,現實終究還是讓我無能為力。命運的線頭時不時在飄舞,但我始終找不到那根細小的銀針——延續萬里並非直線。
經歷一場令人眩暈的循環,帶著不平靜的呼吸,我感覺到了常溫下的現實。
一切最終還是結束了。
醒來的時候,眼前是藍天。
很高,很飄渺的天空。
後記
記憶在時間的海水裡被漂白,我不知愛與寬容到底要飄向哪個無知的島嶼。
或許會碰上暗礁。
或許……
沒有人知道,那是因為凡間的愛太短淺而觸及不到天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