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五招――搞掂中考記敘文

近年來中考作文多採用“三自”原則,即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為廣大考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寫作空間。然而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考生把“文體自選”理解成了“文體自創”:記事不知事件經過,難懂來龍去脈;寫人讓人難見其人,更別說凸現人物形象。其實,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神態各異,各具千秋,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藝術再現,作文就可以寫得極具個性神韻。下面筆者就給給大家傳授五招,幫助大家搞掂中考記敘文。

第一招以形傳神寫肖象

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肖像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視。“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畫要以形寫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學平時不太留心觀察人物,提起筆來,就全是些陳詞濫腔兒,寫美人都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之貌,都是瓜子臉兒,柳葉兒眉;寫壞人則離不開尖嘴猴腮,賊眉鼠眼,滿臉橫肉。其實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寫活、寫真,最重要的是寫出他的個性來。比如魯迅《故鄉》:“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文中作者對楊二嫂從頭到腳進行了描寫,卻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徵的部分,使這個被人世的污水弄髒、可鄙又可憐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浮現在讀者的面前。這樣的肖像描寫,不但做到了“神似”,還為情節增添了不少新穎和情趣。
  第二招立片言盡顯精神
  古人說“言為心聲”,可見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徵的鏡子,是袒露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歷來優秀作家都十分重視人物語言的描寫,常說的“如聞其言,如見其人”,既是對作家塑造生動人物形象高明技法的讚譽,同時也正是語言描寫的功能和作用的體現。比如孫犁《荷花淀》:“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么辦?’”先是用陳述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然後生出一疑問,表面是說家庭的重擔將一個挑,實則驟別的依戀油然而生。語言質樸鮮活,人物栩栩如生。
  第三招洞幽燭微繪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會中,悲喜各異: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這種種心理反應,支配著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顯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於是,開發人類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物的心靈奧秘,成為寫作的基本要求。比如魯迅先生用心理描寫刻畫阿Q的“精神勝利法”這一典型的性格特徵:他分明生了丟人的癩瘡疤,卻偏偏心裡說人家“還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頓,卻偏偏自我解痛,“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兒子打老子……”這些傳神的心理刻畫,把阿Q的麻木無知和精神勝利法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鮮明生動,可見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第四招小小細節傳神韻
  優秀的文學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獨特而極具個性的細節描寫,而令我們過目不忘。什麼是細節描寫呢?簡潔地說,就是情節中那些極富個性特點的細枝末節方面的描寫。細節細小,卻往往通過文學作品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讀過《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對嚴監生臨死時伸出兩個手指頭不肯閉目歸天的細節記憶猶新吧。他看見屋裡的燈盞里燃著兩根燈草,心疼費油,放不下心,閉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過去挑掉了一根燈草時,慳吝鬼才“點一點頭,把頭垂下,頓時就沒了氣。”這個藝術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說得力於入木三分的細節描寫。人上一百,種種色色,要使筆下的“他”有別於任何一個另外的“他”,請突出“他”獨有的個性化細節吧。
  第五招正面側面兩烘托
  寫人記事可正面描摹,以見真形;也可側面烘托,以顯神韻。比如劉鶚《老殘遊記》中“明湖居聽”的精彩描寫,先看正面:“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文中極力刻畫王小玉唱書的高超技藝時,又不忘從側面渲染烘托:“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這時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一個絕世的說書藝術家,巍然而立。由此可見,正面描摹和側面烘托有機結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事件則場面靈活,寫人物則栩栩如生。
概言之,如果能讓讀者對你筆下的人物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經其事的感覺,那么一篇精彩的記敘文就誕生了!

只需五招――搞掂中考記敘文_只需五招――搞掂中考記敘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