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作文秘籍”:做老實人 寫真情文
鄰居一個讀初二的學生在父親的陪同下,拿了幾篇近期的作文過來,說要我這個語文教研員“診斷一下”,以便決定是否要請家教輔導。
第一篇的題目是《我曾經有過……》,寫的是作者曾經有過一輛腳踏車後來被偷的事。材料很平淡,立意也沒新意。但是,題目的右下方有一段字型不一、用破折號另起一行的題記:“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左邊是愛,右邊是情。在生命的兩邊,隨時播種,隨時收穫。一路鮮花盛開,雖有荊棘,不覺痛楚;雖有淚落,但覺幸福。”這“題記”挺深沉的,與平淡的內容並不相符。於是問小作者:“你這題記放在這裡有點彆扭,還是刪除吧。”
誰知,小作者支吾了一陣說:“題記是語文老師要加的,說這樣可以讓人感覺老練和深沉,就可能多得幾分。我是從一本書上抄來的。”
我無語,覺得有點滑稽。隨即我翻看第二篇,題目是《生活的滋味》。作文不長,也就是1200字左右,分成三個小節,每個小節下面都寫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事件之間既沒有多少連貫性,也沒有什麼詩意,可有意思的是,每一小節都有一個醒目的小標題:第一樂章――苦、第二樂章――酸、第三樂章――甜。我問小作者:“用‘苦、酸、甜’這三個詞就夠了,為什麼要用什麼‘樂章’呢?又不是音樂作品,你寫的事情也沒有多少節奏感。”
他搔著頭皮:“這也是老師說的。老師說,這能給人有個好印象,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詩意,顯得有檔次,可以多得分。”
豈有此理!我心裡有點忿忿然,但我很清楚,無論如何,我不應該當著學生的面指責教師,哪怕是明顯的過錯,何況教師也是為了學生能夠得到一個理想的分數。我笑著問他:“你們老師還有什麼其他高招或者秘籍?”
小作者想了想說:“老師說,題目最好用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詞,比如,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或者用一些名人的流行語,比如,你太有才了,相當的什麼等。開頭最好有幾句哲理性的話,看上去有點玄乎的;結尾呢,要用十二點的省略號,就是兩個省略號連在一起。”
“如果意思已經完了,難道也一定要用省略號?”我不解地問。
“老師說,結尾的地方用省略號肯定不會錯。既可以彌補不足,也可以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我一翻,他的這幾篇作文的結尾處,果然都有十二點的省略號。
經過老師這樣指導後的作文,我無法再作“診斷”了。做老師怎么能這樣指導學生?這不是太功利和不擇手段了嗎?曾見到過幾塊錢的月餅用幾百塊的盒子來包裝,也聽說過幾粒藥丸似的補品用大手提箱來盛放,不曾想到的是,現在的中小學生作文教學竟也學起了這一套。
作文是表達真情實感的,內容無疑是最重要的,其形式只是為內容服務的。可現在倒好,有些教師竟然教學生“玩”起了作文,加個題記、分個樂章、用個省略號,可謂用盡心機。也許一時確實能多贏得幾分,但最終只會讓學生討厭作文、憎恨作文。因為玩著玩著,學生就會覺得作文原來是這么一種把戲。玩作文,能玩出什麼呢?只能是繡花枕頭稻草芯。這是對作文的錯誤認識,是對寫作態度的極大扭曲。
怎樣教學生寫作,表面上是一個技巧問題,其實它還是一個思想道德的問題。“做老實人,寫真情文”,這是作文教學的真諦,每一位有語文教師都要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