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
愚蠢,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這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字眼,人們對於它總是見而避之,儘可能的使它遠離自己,更不希望其他人對自己所做的事熱潮冷諷,既而使“愚蠢”這個詞理所當然地成為自己的代名詞。難道“愚蠢”就真的令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嗎?
因此,我翻閱了字典,愚蠢:頭腦遲鈍,不靈活,不聰明。這是字典給“愚蠢”下的定義。而在當今社會,不同的人也給“愚蠢”下了不同的定義。但歸根結底,人們所理解的“愚蠢”都離不開字典中所包含的意思。我不禁要發問,難道那些在大多數人眼中,所謂“愚蠢”的人就真的愚蠢嗎?
《愚公移山》這個傳說講述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住了路,他下決心要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可能。愚公回答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山可不會再增高了,鑿去一點就少一點,終有一天要鑿平的。”還有一個眾人所熟悉的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對與愚公和夸父這兩個神話人物,許多人都這么認為:他們實在是愚蠢至極。一個妄想移山,另一個妄想追日,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嘛。接著便是一陣嘲諷。
然而,我不禁要感嘆;難道你們只看到愚公與夸父的一個次要的方面嗎?就簡單的“愚蠢”兩個字就給他們草草下了定義,也就等於將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無情地埋沒在那永無光明的黑暗中。難道你們對與愚公與夸父的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他們驚人的毅力都熟識無睹嗎?的確,他們的做法與現代人的思維方法有些矛盾。然而,在他們身上,我們所能發現的只有“愚蠢”嗎?答案當然不是,在他們精神品質的深處,我們更能挖掘的是一顆熾熱,執著的心。正是這種“愚蠢”,在他們身上渲染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色彩。
在當今的21世紀,這種類似的事情也屢見不鮮。曾經在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個事例。美國某小城鎮一隻失去主人的狗。人們在火車站發現了它。它棲身在車站的一個角落,流連於車站四周,每當有班車到站,就急切地迎上去,用滿含渴望的雙眼在人群中搜尋。原來,它在這裡目睹了窮主人的靈柩被抬上火車的情景,以為主任還會回到這裡。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說它太愚蠢了,它永遠不可能見到它的主人,然而,就在一個悲慘的日子裡,它帶著它這么多年來的守望去遙遠的地方與它的主人團聚。正是它的這份“愚蠢”賦予了它忠誠,賦予了它一生的希望,同時也賦予了它滿足與快樂。
“愚蠢”的定義不單單只有字典上的那一種。當我們感受生活,投入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人們所謂的“愚蠢”有時更是一種單純,一種快樂,一種滿足,一顆金子般閃爍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