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易逝
死亡是生命中的自然現象,面對死亡,可以傷感,但決不能畏懼。長久以來,大人門出於對孩子的珍愛,都很忌諱在孩子面前提到“死”字,以為那樣不吉利。其實,大人們越是忌諱,越會增加孩子對死亡的恐懼。而死亡是誰也躲避不了現實,難道要讓孩子在對死亡的恐懼中成長嗎?應該讓孩子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坦然面對。如果連死亡都可以坦然面對了,那他就有足夠的心理能力,跨越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坎。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過,對於認識到死亡並不可怕的人,生活中就不會有可怕的東西了。
死亡意識其實就是一種生命意識,具有死亡意識,才能參透人生。有人以是否具有生命意識為標準,將社會人群分為兩類:對生命敏感的人和對生命麻木的人。有死亡意識的人就是對生命敏感的人。當人的個體生命意識覺醒後,便開始了對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的思索。人越是體會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價值,越是難以承受人生的短暫,生命的無常。從古至今,許多有生命意識的人都追求在死亡面前的超脫。明代李贄說過這樣一段話:“生之必有死也,猶晝之必有夜。死之不可復生,猶逝之不可復返也。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傷逝,然卒不能使之勿逝。既不能使之久生,則生可以不欲矣;既不能使之勿逝,則逝可以無傷矣。故吾直謂死不必傷,惟有生可傷耳。勿傷逝,願傷生也。”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人的意志與情感為轉移的自然規律。面對生命的流逝,與其彷徨度日,不如從容、珍惜。
面對生命,我一直是個悲觀者。從童年時代起,便有一種本能的厭世,除了責任,有時真的找不到活著的理由。人活一世,到頭來又剩下什麼。赤裸裸地來,轉眼也將赤裸裸地去。流年似水,韶華易逝,多少帝王將相,英雄美人,都化做了塵土,我們又能如何。人活一世,正如佛家所言: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然而,人生又是一場多么艱難的虛幻啊!奔波勞碌,貧病老苦,天災人禍。更艱難的是精神上的糾葛,命中有太多注定的無奈和憂傷,感情、意志、思想,生命、生活與自我,種種矛盾讓人無法掙脫。生命像沙漏中的沙子,在一點一滴的消失。面對歲月的匆匆,有幾個人能夠忘乎所以地快樂呢?
我悲觀,但我積極地生活。正因為明白了生命是短暫和無常的,逝去的每一秒鐘都將永遠的逝去,不可重複,無法回頭。所以我珍惜每一個日子,過好每一天。即使再怎么撕心烈肺地痛,也決不讓心沉淪,再怎么艱難絕望,也要努力讓心思沉靜,讓生命如山花般燦爛。我崇奉叔本華的悲觀哲學,坦然地承受痛苦。正因為痛苦,所以我們追求快樂。如果這世上都是幸福與滿足,我們追求什麼。沒有了追求,又何來的快樂呢?痛苦於人生,就好比重物於帆船一樣。船如果不載重物,便無法維持平衡,會顛簸不定,經不起風浪,甚至會翻船。如果這個世界成為繁華安逸的天國,也許我們反而無聊至極了。因此,痛苦是人生的本質,快樂是上天的恩賜。只有用心生活,看得開生死,放得下愛恨得失的人才會得到上天的眷顧。
人世真的是一片苦海,每個人都要學會泅渡。活著,就要活得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