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為什麼越來越難寫
許多同學一得到作文題目就開始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半天構造出來的文章最後往往被批得一文不值。都說作文難寫,為何?先從命題/半命題/材料作文說起。寫一篇好的作文,先從審題開始。素質教育創新了,作文改了,一大群人叫宣著要改革,改革。於是作文題也改了。現在往往先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自己揣摩,自己立意,接著寫出自己的文章來。這種做法的可取之處在於,學生經由自己的思考,理解材料,寫出的作文,很大一程度上可以代表這個學生的綜合水平。但是,偏題,完全離題的現象就出現了。作文題目的一段文字,往往是由一個關鍵字造成不同的句子來的,意思以及要表達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人,讀同一份題目,可以讀出不同的含義來,寫出的文章也就五花八門,結果往往敗得落花流水。原來仔細一看題目,這樣的題目看似開放,看似思維發散,其實和原來的命題作文差不多,範圍大而沒有實在意義,都是在一個圈子裡打轉轉,任你怎么轉,都轉不出它的定製。學生是看不出來的,他們往往一看到“發揮自主想像,文體不限”就頭腦發熱,傻乎乎地往套里跳,確不想黃雀在後,虎視耽耽。
離題大多數就是這么來的。題目本是定製,那作文創新和發散思維是沒得想了。換了個外衣,加上句“文體不限”就是創新,就是開放了?我看其實不然。各花各入各人眼。寫好了作文,還是得過評卷老師這一關。先前說了,每個人看作文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就造成了每個人不同的標準。同一篇作文,一個人看起來還不錯,另一個看起來就是一文不值。在以前的命題來說還好,學生作文千篇一律,老師也沒有多大的評選空間,勾勾錯別字什麼的倒也不會引起什麼非議來。但作文題開放後,老師的責任就變得重了起來。我們也不能對老師要求太多,畢竟人不是機器,思維也不可能一樣,評出的文當然也就不同。關鍵是老師到底創新了沒有?作文題創新了,你仍然用原來的老一套的標準去衡量一篇作文的好壞,要有多少文章掐死在你手上?三番五次打擊下來,還有多少真正創新的學生留得下來?既然如此,乾脆寫些老師學生皆大歡喜的文章,何樂而不為?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是藝術價值,還是思想內涵?是取材角度,還是語言文字更加重要一些?什麼樣的作文才應該提倡,什麼樣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創新?作文創新,到底是要創新到哪裡去?教育改革,不應該只是一群幼稚無知小毛頭和一腔熱血的老師們的叫叫嚷嚷,不應該只是文藝青年般的流於膚淺與淺層的東西。要挖掘到筋骨,看到真正禁錮人們的是什麼?這幾年炒得紅紅火火的素質教育名存實亡,難道還沒有給我們教訓嗎?中國的文化人,難道還沒有擺脫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嗎?要革,就革體制,革思想,革內心。要改,就體制改,老師改,學生改!老師身上有問題,難道學生就沒有嗎?寫作文為什麼越來越難寫不出,就抄,抄多了,就學會了模仿,因此就算寫了,也是風花雪夜云云。
並不是說這樣的文章不好,一開始或許是比較新鮮,但千千萬萬中國學生一同執筆來寫這些東西的時候,不免令人心寒!我們的思考呢?我們的文化底蘊呢?我們內心的真情表露難道就只能停留在這些少年懵懂無知空洞花前月下上嗎?新概念作文舉辦了多少屆,結果文章越來越相似,越來越無力,越來越無病呻吟,越來越不知所云!跳出了一個圈,又心甘情願地走進了另一個套,我們的作文真的創新了嗎?提倡叛逆,標新立異,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創新?那些標榜與眾不同,思想叛逆的“弄潮兒”,到底有多少個是真心在思考,有多少個是在譁眾取寵?當每個人的作文都成了頹廢消沉愛得死去活來的大本營時,我們是不是又要進行一次作文改革,反璞歸真?可是大家都愛看這個,老師也喜歡,有什麼辦法呢?是要分數還是要作文?學生怎么取捨?不信你看,教大家怎么寫新作文的文章多的是,只是學生越寫越糊塗,老師越教越糟糕,只不過是因為治標不治本!改革這條路上,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尤其是文化上,思想上的改革,談何容易?最重要的,是不要一刀切。不是有一點創新的地方,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換換寫作格式,做成說明書,化學式,劇本,就可以大大的提倡,標榜為創新。文章寫到了這種地步,已經死了。扼死她的,也許的輿論,也許是應試教育,也許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