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聰明人嗎?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寫得仿佛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然而,也正是從《三國演義》中,我卻覺得諸葛亮有時候並不聰明。
首先,作為執掌蜀國軍政大權的諸葛亮,事情不分大小,皆決於己,使自己每天陷入具體的事務中,這是領導的大忌。一個聰明的領導者是決不會這樣做的,難怪司馬懿會說:“孔明時少事煩,豈能久乎?”諸葛亮53歲就病死與他事必躬親、操勞過度有很大關係。這能說他聰明嗎?
其次,諸葛亮不僅不會用人,而且往往在關鍵時刻或重要地方用錯人,乃至導致嚴重後果。“戰場無父子”,在華容道擒曹的關鍵時刻,他錯選關羽,結果放虎歸山,使得曹操得以重整旗鼓,卷土而來;後來在荊州駐守人選上,他又錯選關羽,結果荊州失守,關羽被殺;爾後劉備又被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里,從此蜀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這一連串的事件,其源皆出於錯用關羽。至於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他自己也差點成為司馬懿的階下囚,更是婦孺皆知的事情。歐陽修說:“用兵之要,先擇於將臣。”而諸葛亮不會用人和用錯人,卻用“天意”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說法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了。
第三,諸葛亮的不智還反映在他不能招賢納士。蜀國君臣平庸,後期更無大將。“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便是一個明證。劉備死後,在諸葛亮執掌大權期間,雖招了一個姜維,但也未能保住蜀國江山,足見其才平平。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是最能說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聰明人。蜀國和魏國,國力對比懸殊,況且劉備死後,蜀國就已經元氣大傷,而諸葛亮還要六出祁山,進攻魏國,雖說吳蜀這時已經重歸於好,諸葛亮嘴上說聯合東吳,行動卻一意孤行。當時陸遜還在,倘若吳蜀聯手,東西夾擊,司馬懿將不能不在漫長的戰線上疲於奔命。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結果屢戰屢敗。倘若只有一兩次失敗還情有可原,可是還有第三、四、五、六次的失敗,這也只能證明諸葛亮不智了。
第五,阿斗平庸,無才無德,諸葛亮不取而代之,實屬無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志,缺少勇氣和決斷。劉備死前,曾對諸葛亮說:“若阿斗無才,可取而代之。”這是群臣都聽見的,怕什麼?扶不起的劉阿斗,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為訓。
總之,諸葛亮雖然在某一仗中能取勝,仿佛也體現了他“聰明絕頂”,但往往在統籌全局或關鍵性的問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誤,這能證明諸葛亮是個很聰明的人嗎?
猜你喜歡
動力來自思想的蒹葭
2010-06-18 15:30:00讓書成為你我最好的朋友
2010-06-17 18:24:00展示自己
2010-06-17 18:22:00傾聽自己的心
2010-06-17 20:43:00青春的價值
2010-06-17 13:06:00聆聽
2010-06-18 15:34:00飛翔才美麗
2010-06-17 20:56:00觸摸距離,感悟動力
2010-06-18 15:30:00閱讀是一種孤獨
2010-06-17 13:27:00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哪裡去了
2010-06-18 15:16:00區分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
2010-06-17 18:29:00為了責任
2010-06-17 18:11:00人生的色彩
2010-06-17 14:52:00寬容人生
2010-06-17 18:06:00時代呼喚道德
2010-06-18 14:50:00寶貝,老師愛你們
2010-06-17 20:53:00綠化好處多
2010-06-17 18:27:00苦與樂
2010-06-17 13:12:00不屈不撓
2010-06-17 13:34:00為自己喝彩,為自己鼓掌
2010-06-17 1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