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民為天
我國的現代化步伐越來越快,文明程度也越來越高,有一種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當今的圖書市場正被一種新生的力量衝擊著。
韓寒、郭敬明、張悅然這些80年後的新銳名字風生水起。他們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他們平均一年就可以推出一本“力作”,他們的書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他們簽名售書更得到了無數崇拜者的瘋狂追捧……
我靜靜地翻開一本他們所謂的暢銷書,內容果真很吸引人,作者筆端浸透著一種淡淡的哀傷,似乎很契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的寂寞。曾幾何時,我也曾為他們瘋狂過:欣賞韓寒的老練,稱道黃礦礦的叛逆,用精美的書包紙將安妮寶貝的書一本本小心翼翼的護理好。
日子久了,我感到自己不但沒有得到什麼收穫,反倒滋生出不少消極悲觀的情緒。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讀到了穆旦先生的《詩八篇》,尤其是他寫的《讚美》,字裡行間竟然蘊含著那么凝重的歷史感,還有對人民大眾那么厚重的愛。我感到讀這樣的文字,讓我感到了自己的鄙陋和渺小。
我試著放下手中那些精美的暢銷書。
我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那經過時間洗滌卻依舊傷痛的苦楚歷史。我看魯迅先生的《吶喊》,被先生批判民族劣根性毫不留情的精神所震撼。我看卞之琳先生的《斷章》,在那些看似柔情似水的句子裡,我發現裡面隱藏著驚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我看卡夫卡的《變形記》,在那些看似荒誕不羈的故事中,我看到了那 * ……
這樣多好!讀著讀著,我竟也生出民族的自豪感來了。我似乎也能理解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了,似乎也能頓悟出尼采說“上帝死了”的絕望了。可惜的是,好像只有這些老輩的文學家,才能寫出這些深刻的憂國憂民的文字了。
我感到了悲哀。身負振興中華重任的我們,卻沉浸在狹隘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寂寞中,將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擱置在一旁,自己在那裡作一些無病呻吟的喟嘆。不該呀,不該!
該覺醒了!我們不要做垮下去的一代,我們要摒棄陋習,在先輩們的文字中尋找勇氣和力量,也做一個憂國但不憂傷,憂民但不絕望的勇士。
文,以民為天;我們,以祖國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