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中的怪象
在我們的課本中和平日所涉獵的雜誌中,裡邊的選文可大致分二類:文章與文學。文章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雜文等。文學包括了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而在這兒
所談的就是詩歌。
詩歌起源於中國。在唐代時發展到鼎盛時期。那時的文人無不吟詩作賦。凡是做學問的人,都要學寫詩歌。所以,當時詩歌在社會上流行甚廣,乃中華之國粹。讀書人不會做幾首詩是會被人恥笑的。我們今天的語文課本上所學詩大抵都是從古代的優秀詩賦中選來的,而現代詩極少。詩歌的發展為什麼會隨著我們社會文明的發展而倒退?幾近封殺。這種精練,感情強烈,節奏感強,語言優美的文學藝術。為什麼會在文壇中淡化?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隊伍在縮小。文壇中的詩人,在不斷減少,沒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此類作詩大家。人們不重視詩歌,沒人去專業地作詩。試想若詩仙李白迄今在世,他的生活會怎樣?整 * 醉如泥,寫詩發牢騷,恐怕要處於現今社會的低層了,哪裡有他適己容身之處?現代在變革,中 * 粹在被人們淡忘,文學藝術在抖動,在碰撞,變為文明的碎片。蒙昧---野蠻—文明,人類演變三部曲依舊上演。心不在詩,豈能作詩?
國家不重視詩的發展。大家可以發現,在我們的語文考試中,都有習作,但習作的要求是,一行刺眼的大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多么冷酷的命題?多么無情的命題老師?多么乾涸的作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