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清,還是自棄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日,世界文明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當今,人類所有成果都是在人類不斷追求中所獲得的,然而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有無數人發出“一生何求”之嘆,其實很簡單,人都是偉大的,這一點永遠銘記在心,而後為人類而進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有此出發點,經過一道道程式,便可將自己的生命價值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想到,做到,才能得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一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的人不多。從古到今,從今往後,概莫能外,但生於塵世,你我皆別無選擇,只好盡人事而看造化。

關於陶淵明這位我國古代的文人,我對他也算是略知一二,縱觀他的一生,似乎他除了給後人留下許多名篇佳作,別無建樹,他的人生價值不可否認地發揮得很充分,可他的這些價值是在他於另一條道上走不通時而歸園田居之後創造的。但從另一種角度而言,他的所謂佳作,只是他在不得意時的隨興感嘆,只是他窮圖末路時發的“牢騷”。

陶淵明誠然是位才人,他自幼好讀書,在《五柳先生傳》中有述其性嗜酒,好讀,他以書酒為樂,但試想,他讀書是為何呢?社會是現實的,迫於生計,他改變初衷,聽勸於親朋,入朝為官,也難怪,為了混口飯吃,撈口酒喝,可這位性本愛丘山之士,哪能適應官場中的污濁,哪裡會攀龍附鳳地違反自己高潔品性,他無以忍受塵網中的黑暗,一念之下,便棄官回家過他的田園生活,他這一走,便永遠與官場斷絕關係,這從歷史背景來看,他走得的確無可奈何。

是自清,還是自棄_是自清,還是自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