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鐵山
作者:不詳 (字數:800字作文)
閒暇時,我總愛到家後的鐵山上走一走,體驗一下這樸素而古老的美麗!
鐵山雖不如泰山那樣雄偉,香山那樣俊麗,但卻別有一番風趣。
“遠望不如近望,近望又不如細望。”這就是民間描寫的鐵山。雖沒有雲霧迷朦的襯托,崇山峻岭的險惡,但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裡邊的美,一種樸素而又古樸的美。
霧茫茫的時候,它由如在霧中採茶的野姑娘,影影綽綽,忽近忽遠;早日的霞光,直射山峰,山間一片金光,猶如人間所說羅漢下凡;雨雪中,它為上山的人們遮風擋雨,為小樹苗嬌護灌育;靜靜的夜晚它挺著黝黑的胸膛,於遼遠的夜空迎面相對,偶然是個鋼鐵鑄成的鐵漢子。
它還為考古者立下千古的字句,為鄒城立下千古的創舉。
名譽中外的摩崖石刻,就出至鐵山,聽爸爸說,摩崖石刻是世上最早的石刻,出自石器時代,位於鐵山之陽的一塊斜坡為45度的巨大花崗岩石坪上。刻石南北長66.2米東西寬16.2米,面積1085平方米。根據刻石的內容可分為經文、石頌、頌文和題名四部分。經文,系摩崖刻經的主要部分。17行,現能夠辨認的近800字,經文排列整齊,行距勻稱,界格清晰,內容為佛教《大集經?穿菩提品》,字型以隸為主,篆楷意味濃厚,間有行草。石頌,位於經文上端之西,刻“石頌“二字,篆書,直徑90厘米,系頌文的標目。頌文刻於經文右側,12行,字徑22厘米左右,隸書為主。頌文記述了刻經的位置及周圍環境、經主家世、刻經年代,並特別讚美了刻經書法藝術的精妙,頌文記述的刻經時間為:“皇周大象元年歲大淵獻八月庚申朔十七日“,即公元579年。題名位於刻經的下部,記敘了寧朔將軍大都督任城郡守經主孫治等的名字和摩崖刻經的書寫者安道壹。
這就是鐵山,平凡而又古老,缺少華麗的外表和浪漫的感情,卻擁有著攸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我愛這座不加修飾的淳樸的山。一又空閒,我便會倚在窗前遠眺,反覆回味它們熟悉的身姿,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