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國中作文>> 初三作文>> 散文詩歌>>正文

淡泊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這句話所傳達的思想境界為眾人所偏愛,即是淡泊。

淡泊,是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的表現。如今,它已成了一種高尚操節的象徵符號,它所代表的清明廉潔引得古今文人雅士追逐,圖落個美名流芳百世。殊不知淡泊雖為賢德,卻不可刻意追逐,若著意求賢便成偽果,自嘆虛生。

淡泊不是口號,不是時尚,而是一種超脫的心態。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可見淡泊與寧靜、澹定之心是分不開的。東晉五柳先生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覓得了自己的桃花源,得以流傳千古;漢代陳繼儒“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里乾坤”的吟詠也創設了他的精神家園。兩位隱士不約而同地以安寧的田園生活為淡泊量定了尺碼。

陶翁感嘆:“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陳眉公唏噓:“澹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上試來。”這“濃艷場”無非指的是紛紜紅塵。難道這塵世真是一個夢魘?

若真是如此,諸葛亮為何捨棄清雅茅舍,而隨劉備出山?周敦頤為何能在社會中如一枝白荷,潔身自好、獨立不移?所謂“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可見奇人異士未必都在山澤草野之間。

陳眉公語云:“放下仙佛之心,方名為得道。”陶翁在世人眼裡,是名隱士,是位世外高人,是個神仙,但他卻不知淡泊的真諦在這塵網中。

《小窗幽記》中曰:“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這句話真是精闢!頭腦清醒,心思平和的人,在哪兒都會找到他心靈的一方淨土。

既有淡泊這一心境,對人生總有與眾不同的見解。

面對夕陽老樹,既不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也不高唱“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而是去找尋“斜陽樹下,閒隨老衲清談”的情趣。寒冬臘月,“寂寞夜堪待?”有人驚喜“雪作伴舞翩躚”;有人則自嘆“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卻尋覓“深雪堂中,戲與騷人白戰”的樂趣,追求一種“極品人生”,豈不快哉?

 

淡泊_淡泊作文0

精彩推薦: